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选择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2 14:49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规则 切入点:货币政策有效性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宏观经济学的一个焦点问题是货币政策规则问题:货币当局是实行相机抉择政策还是根据预先确定的规则实行系统性政策r}本文通过对货币数量规则和泰勒规则计量分析比较表明,数量规则适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更能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同时对该规则的适应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参考建议。
[Abstract]:One of the focal issues in macroeconomics is the question of the rules of monetary policy: is the monetary authority adopting a discretionary policy or a systematic policy based on a predetermined rule r}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quantitative and Taylor rules of money. The comparison of econometr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quantitative rules are suitable for the oper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and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
【分类号】:F224;F82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2期

2 吴晶妹;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3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4 李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5 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井百祥;任为;王伟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相关性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段京怀;论宽松的货币政策适用的条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于辉;开放经济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调整[J];长白学刊;2005年02期

4 柳明花;李虹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实证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余元全;;资产价格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兼论当前高物价的根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朱睿博;;从货币供应量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7 万跃楠;;我国货币政策影响投资的渠道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04期

8 伍志文;“中国之谜”原因新解:金融资产膨胀假说[J];财经科学;2003年01期

9 尹优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基层传导的梗阻及疏导[J];财经科学;2003年04期

10 王欣;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何茂涛;;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3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赵伟;;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述评[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薛鹤翔;许志伟;罗大庆;;投资流动性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能稳定经济吗?[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巧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刚;货币政策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世杰;基于机制转移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不对称性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4 钟子明;中国“超额货币之迷”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叶兵;货币政策调节投资规模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白静;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梁邦海;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及其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丁晨;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闵远光;利率平滑操作的宏观微观合意性-理论、机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亚星;我国货币供应量因素分解模型与ARIMA模型预测[D];中南大学;2009年

2 郑志峰;我国银行信贷传导渠道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雷滢;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D];东北大学;2007年

4 穆永刚;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刘,

本文编号:1556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556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4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