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社会性负担、融资约束与公司现金持有——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8-03-02 16:51

  本文选题:社会性负担 切入点:融资约束 出处:《经济科学》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2002—2010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公司现金持有的视角,考察企业承担的社会性负担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承担的社会性负担越高,企业现金持有比例越低,这种影响在非政治关联的企业和失业率较高的地区里更为显著。对社会性负担降低企业现金持有的机理和具体机制的分析验证了社会性负担能够降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社会性负担越高的公司,能够获得越多的政府补助;政府提供的隐性担保能够提高企业银行贷款能力,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但进一步分析发现,承担较高社会性负担的民营企业在加强资本投资的同时,投资-业绩敏感性下降,即在获得融资便利之后进行的更多是无效投资。由此得出社会性负担扭曲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激励机制,导致了资源配置低效率的结论。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private listed companies as the research sample from 2002 to 2010,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cash holding,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burden borne by enterprises on the financial behavior of the company.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higher the social burden borne by private enterprises, the higher the social burden borne by private enterprises. The lower the company's cash holdings, This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in non-political related enterprises and higher unemployment rate. 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and mechanism of social burden reducing corporate cash holding proves that social burden can reduce the sensitivity of investment-cash flow. The higher the social burden, the more government subsidies can be obtained, and the implicit guarantee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can improve the loan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bank and reduce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 of the enterprise. At the same time of strengthening the capital investment, the investment-performance sensitivity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which bear the higher social burden decreas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ocial burden distorts the behavior of microeconomic subjects, affects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enterprises, and leads to the in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2076,71372060,71272041,7127222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2013YQ03,CXTD5-02)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特别委托项目(13JDJGD00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等资助
【分类号】:F276.5;F832.51;F27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梁莱歆;冯延超;;民营企业政治关联、雇员规模与薪酬成本[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0期

2 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年08期

3 陈德球;李思飞;王丛;;政府质量、终极产权与公司现金持有[J];管理世界;2011年11期

4 林毅夫,李志峗;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5 曾庆生;陈信元;;国家控股、超额雇员与劳动力成本[J];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6 黄玲文;姚洋;;国有企业改制对就业的影响——来自11个城市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7 郭剑花;杜兴强;;政治联系、预算软约束与政府补助的配置效率——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8 曾庆生;姜红玲;;市场化进程、地区失业率与上市公司社会性负担[J];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刚;;基于FNK公司的中小民营企业薪酬体系再设计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李勇;;预算软约束与我国高校负债问题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04期

4 何小杨;;盈余管理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J];商业研究;2011年05期

5 彭智;钟惠波;;国有垄断企业实施TQM的困境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6 董志勇;张家瑞;;信贷风险、预算软约束与企业贷款[J];保险研究;2010年07期

7 王红艳;廖英姿;;所有制、市场分割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刘瑞明;;中国经济的体制困境与波动形成:一个理论框架及其检验[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9 朱家谊;;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10 夏雪花;谭明军;;关系资本财务:一个新的理论探讨[J];财经科学;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玄;;制度环境、政治关系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符建华;周方召;仲深;尹龙;;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王凤荣;高飞;;政府干预、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基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刘达;;政府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控制力研究——公司治理与公共治理的结合[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何威风;;分权化改革、制度环境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浩;杨尔稼;李灏;孙铮;;公允价值计量与高管薪酬契约的动态调整[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小宁;;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与工资决定机制问题[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8 吴照云;刘灵;;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层级模型和制度共生[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9 沈维涛;王贞洁;;债务期限结构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10 姚洋;;中性政府:对转型期间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解释[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7 陈近;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模型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龙建辉;银行监督与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学;2011年

9 宋淑琴;信贷契约的治理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洁;政治联系对民营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彪;国有企业实施BOT的软预算问题及契约效率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浩;中国托宾Q效应的检验及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保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府背景成本效应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5 江敬文;高管的政府背景与公司治理效率[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孙佳佳;控制权的政治收益及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丽丽;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分析及化解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宇驰;作为制度要素的地方政府与产业绩效关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潘中华;控股股东、债务特征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陈琴;基于盈余管理动机视角的会计—税收差异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卓元,路遥;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3 何晓星;再论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1期

4 邓建平;曾勇;;政治关联能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吗[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5 杜兴强;雷宇;郭剑花;;政治联系、政治联系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7期

6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7 朱红军;陈继云;喻立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利益分歧下的多重博弈与管制失效——宇通客车管理层收购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4期

8 胡旭阳;;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以浙江省民营百强企业为例[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9 辛宇;徐莉萍;;公司治理机制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10 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增泉;国家控股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D];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

2 唐丽萍;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地方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连玉君;苏治;丁志国;;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能检验融资约束假说吗?[J];统计研究;2008年10期

2 韩忠雪;周婷婷;;产品市场竞争、融资约束与公司现金持有: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4期

3 张少华;;外国直接投资的真实性研究[J];经济纵横;2006年04期

4 马宏;;我国转轨时期利率市场化对融资影响分析及对策[J];价格月刊;2007年01期

5 夏明萍;;融资约束驱动的并购行为分析[J];现代商业;2007年18期

6 王梅;;公司投资融资约束理论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22期

7 黄启才;黄健光;;福建外贸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赵祥;;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进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07期

9 牟伟明;韩宇X;;基于调查数据的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李秋茹;;基于融资约束的现金储备管理[J];财会通讯;2009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程广林;孟圆圆;;公司治理外部环境、内部机制与公司现金持有——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孟圆圆;李开新;周建;;市场化进程、政府控制与公司现金持有的关系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魏锋;孔煜;;基于融资约束和不确定性的公司最优投资时机选择模型[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魏锋;;基于融资约束和不确定性的公司最优投资时机选择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延喜;李鹏;;融资约束是否影响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来自现金与现金流波动性敏感度的经验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6 吴红军;;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间收购的动机力吗?[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李志杰;;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对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基于理财决策的传导机制[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8 周伟;;中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研究——代理理论抑或权衡理论[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9 朱红军;何贤杰;陈信元;;金融发展、预算软约束与企业投资[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潘立生;任雨纯;;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效率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侯利;民企的融资约束和解决思路[N];经理日报;2003年

2 陈涵;告别大锅饭时代[N];中国财经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炜娜 聂传清;中国努力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本报记者  段树军 何玲;农民增收减负两手硬[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招商证券 平衡市首重仓位控制[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郑显伟;多元化的诱惑与困惑[N];中国工业报;2004年

7 潘海声;顶部渐现[N];期货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宋乐永;东北信息化三大革命[N];计算机世界;2003年

9 西南证券 张刚;有望重拾升势[N];证券时报;2006年

10 记者 谢国苍;泾源农民社会负担全区最低[N];宁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诗博;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2 李国俊;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姜毅;融资约束、大股东控制与现金持有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4 奚宾;中国上市公司持有现金价值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雷志威;信息不对称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其价值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曹书军;资本成本、现金持有与公司投资[D];重庆大学;2010年

7 徐永新;大股东视角下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8 王利刚;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与价值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文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资本预算行为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况学文;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与投资行为的关系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2 柏晓峰;基于融资约束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问题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杨阳;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4 马兴锐;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汪毓能;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李亚南;现金流来源对现金持有价值影响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3年

7 刘波;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8 何林;基于融资约束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楝捷;融资约束下的公司现金持有与过度投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姜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的关系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57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557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d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