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与信贷行为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贫困型农户 切入点:信贷需求 出处:《金融研究》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利用判断抽样方法,定点选取了全国15个省份较贫困地区的1156户暂时性贫困型农户为对象,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和信贷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正规和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型农户都有信贷需求,且以中短期小额需求为主,但实际发生借贷行为的贫困型农户较少,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的贫困型农户更少,金融需求满足率极低。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年人均收入水平、固定资产价值、农业生产支出占比、教育支出占比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在众多可能的因素中,只有家庭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支出占比对贫困型农户的正规信贷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家庭耕地面积、固定资产价值、农业生产支出占比是影响贫困型农户非正规借贷行为的重要因素。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judgment sampling, this paper selects 1156 temporary poor peasant households in 15 provinces of China as the object, and makes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redit demand and behavior of the poor farmers. On this basis, the Probit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redit demand and behavior of the poor farmers. The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or farmers' credit demand, formal and informal lending behavior. The survey shows that most of the poor farmers have credit demand, and small demand is the main demand in the short and medium term. However, the number of poor farmers who actually borrow money is less, the number of poor farmers who have obtained loans from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even less, and the rate of financial demand satisfaction is very low.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 of household cultivated land, the level of annual per capita income, The value of fixed assets, the proportion of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redit demand of poor farmers.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xpenditur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l credit choice of poor farmers, and the area of household cultivated land, the value of fixed assets and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xpenditure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nformal lending behavior of poor farmer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贫困型农户融资困境与扶贫信贷创新研究”(09YJC790223) 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重庆市贫困型农户融资困境与扶贫信贷创新研究”(2009JJ09)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二元经济结构下统筹城乡金融协调发展研究”(SWU1009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创新与风险控制”(70973100)资助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罗楚亮;;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2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3 熊学萍;阮红新;易法海;;农户金融行为、融资需求及其融资制度需求指向研究——基于湖北省天门市的农户调查[J];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4 何明生;帅旭;;融资约束下的农户信贷需求及其缺口研究[J];金融研究;2008年07期
5 王国敏;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与扶贫问题研究[J];开发研究;2005年05期
6 程郁;韩俊;罗丹;;供给配给与需求压抑交互影响下的正规信贷约束:来自1874户农户金融需求行为考察[J];世界经济;2009年05期
7 周小斌,耿洁,李秉龙;影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尔鸣;汪容;;农户信贷供需行为与均衡研究——基于湘潭农户信贷调查的截面数据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仇娟东;何风隽;;西部地区农户金融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刘云生;;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析[J];河北法学;2006年05期
4 邓欢;;从西方话语中拯救中国历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张绪;;理论构建与方法反思——从“过密化”理论谈起[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刘伦文;;劳动力流迁与土家族农村社会发展——以坡脚乡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石佑启;苗志江;;论农村土地征收与农民权益保护[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吴军民;;社会救助的弹性分析:以江西“农村低保”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9 黄忠怀;20世纪中国村落研究综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蔡四平;张强;罗杨依子;;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一种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仵希亮;;非农合作视角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解读[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胡荣;;农村基层政权退化与农民上访[A];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池波;彭克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惑与出路[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曹东勃;;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两难困境[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高小琼;;农民金融资产结构与选择取向的实证分析——以江西为例[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董晓林;张景顺;;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伦文;;劳动力流迁与土家族农村社会发展——以坡脚乡为例[A];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雯;转型期中国农业灌溉系统可持续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申端锋;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德瑞;学术与时势:对作为公共学术运动的中国大陆乡村政治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1990-2000年代)[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黄光伟;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黄晓红;农户借贷中的声誉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陈建新;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户信贷技术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李利;海南毛感高地黎族的情感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洪燕真;基于农户经济视角的油茶供给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伍国用;新时期干部工作民主的扩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丽玲;茶农参与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成华;乡村治理的转型:从行政化治理到社区化治理——A村的经验[D];南昌大学;2009年
2 赵建华;农村小型金融信贷公司创建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黄兰;不交易的“交易者”: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万婷婷;瑞金沙洲坝村土地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娜;社会转型: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惠关系[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聂国强;金融抑制下的农户信贷行为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梁丽辉;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包正椺;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的乡镇政权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苏连强;近代华北农村雇佣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王亮;集体化时代江西农垦运动(1958~1964)[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城乡和谐市场构建[J];经济经纬;2006年02期
2 杜凤莲;孙婧芳;;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减贫效应——基于1991-2004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9年03期
3 李锐,李宁辉;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福利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4 万广华;张茵;;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我国贫困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5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6 何田;“地下经济”与管制效率:民间信用合法性问题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2年11期
7 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金融研究;2005年04期
8 陈天阁,邓学衷,方兆本;农户融资与信贷供给——来自安徽的调查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01期
9 何军;宁满秀;史清华;;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390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乔海曙;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约束及解除[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延敏;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J];公安研究;2009年05期
2 何石柏;地勘单位管理进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3年04期
3 张颖丽;正交设计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1993年06期
4 江英,,刘致善;改进信贷行为抑制通货膨胀[J];理论研究;1995年06期
5 屈文军;规范银行信贷行为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J];金融经济;1996年01期
6 宁自军,隗斌贤;不等概率分层抽样条件下Probit模型的参数估计[J];统计与决策;2004年04期
7 宁满秀,邢郦,钟甫宁;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决策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06期
8 刘力文,徐庆华,甄春志;对专业银行转换信贷行为的思考[J];理论观察;1992年04期
9 宋晓东;浅谈农业信贷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9年08期
10 董登新 ,毛大超;居民储蓄存款的灰色预测[J];统计与决策;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晓林;张景顺;;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辉;李录堂;刘春梅;郭婵;;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带动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3 李尚波;边少国;;简述影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继红;周仁俊;;审计费用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沪深300的新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李洪;;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报酬[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电云;张晨;;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邱晨;高利苹;时勘;Judy Fleiter;;司机超速驾驶状况以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蔡秋杰;李毅;;中国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A];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金融保险业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6[C];2006年
9 郑斌;;呵护心灵翅膀 放飞青春梦想——浅谈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10 张q
本文编号:1566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56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