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我国中部地区证券市场的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0 05:05

  本文选题:证券市场 切入点:空间差异 出处:《生产力研究》2011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区域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紧密相关、互促共进的关系,针对目前区域金融协调中观研究的不足,以我国证券市场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为核心,探讨中部地区如何弥补短板,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并推进区域经济的崛起。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ecurities market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view of the deficiency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regional financial coordinati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securities market in China is the cor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how the central region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and promote the rise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CJL0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070)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晓凤;梁家煜;;略论次贷危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9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大鹏;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邵国华;金融系统协调论[D];四川大学;2006年

3 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泰;;企业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2 尚静;金融可持续发展角度的银行监管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3 刘刚;企业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4 田霖;;中国保险业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陈全功,程蹊;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J];财经研究;2003年11期

6 田霖;;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与短板效应探析[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7 方五一;构建分工均衡、具有协同效应的金融结构[J];金融论坛;2004年07期

8 李小娟;;论国际金融的协调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9 张婧;沈玉芳;刘曙华;王能洲;马仁锋;;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实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5期

10 谢远达;;工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持探析[J];福建农机;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2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3 陈文俊;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邓淇中;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史跃峰;金融和谐论[D];天津大学;2012年

6 张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曾建中;论中央银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D];东北大学;2009年

8 贺铟璇;国际协调框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张丕强;银行监管组织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熊国兵;银行业危机——从金融泡沫视角的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树林;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齐梅英;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林立子;托宾q值对我国股票收益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婧;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巍;资源依赖型区域转型发展的投融资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宋陆军;支付功能供求均衡与中国近代金融演进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史晓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瓮亚娟;我国征信市场有效监管的模式构建及政策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王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下的最优融资模式结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何小文;兵团中小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涛;美日英韩四国及台湾地区保险资金运用的启示[J];保险研究;2003年05期

2 曾康霖;要注重研究区域金融[J];财经科学;1995年04期

3 王爱俭;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4 郭纹廷,王文峰;金融发展失衡的区域性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5 殷孟波;贺向明;;区域资金渠道优化:理论与实证[J];财经科学;2006年06期

6 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7期

7 许莉;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资金对接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9期

8 孙刚;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的发展与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2期

9 李靖宇,于艳;东北区域金融业协调发展的现实论证[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7期

10 王兰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协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窦尔翔;西部开发中的金融协调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2 麦勇;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区域金融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荣先恒;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杨大鹏;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田霖;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吴翔江;中国金融结构研究与区域差异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7 胡亮;金融深化与区域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海海;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璐;中国区域间资本的流动性和流动效率实证分析(1979-2004)[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袁金芳;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4 冯占民;湖北省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正华;东北地区区域金融成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创刚;省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承萍;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杨;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亦斌;;证券市场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科学性[J];华北金融;1991年04期

2 李蒙军;;话说证券风云[J];武汉金融;1991年02期

3 陈浩武;;努力实现居民资产结构合理化[J];武汉金融;1991年12期

4 孟昭亿;;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几点建议[J];中国金融;1992年04期

5 曹尔阶;;证券市场需要有计划地引导[J];投资研究;1992年S1期

6 童仰峰;;股份制企业财务公开与发展证券市场[J];浙江金融;1993年04期

7 伍建筑;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之比较[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8 朱富春;台湾证券市场对外开放之经验[J];证券市场导报;1995年06期

9 张国红,李翔;中国、俄罗斯证券市场发展之比较[J];商业研究;1998年05期

10 徐刚;浅谈证券市场特有缺陷与证券立法的几个问题[J];管理世界;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敦扣;王亲生;彭焱生;;证券市场公司律师制度初探——兼谈湖南省公司律师试点工作的调查与思考[A];2005湖南省证券法制研究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张超;郝善勇;;英美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监管体制梳理与借鉴[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陈其安;杨秀苔;;考虑噪声交易者风险的证券定价模型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王淑萍;;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体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小洲;蒋睿凌;;证券市场情绪形成机理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弘;张鑫;;证券民事赔偿之司法难题的剖析[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7 芮秀;苏园;;证券市场趋势自组织分类预测分析[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王波;吴臻;;一类证券市场上投资组合和消费选择的最优控制问题[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曹文;;上市公司重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潘永泉;杨晓;;神经网络模型在金融市场预测中的应用[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娟;抓住机遇加快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N];金融时报;2009年

2 中国人民银行日喀则地区中心支行 多吉占堆 次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日喀则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N];日喀则报;2009年

3 彭祖佑延安市人民政府;促进陕北能源与金融协调发展[N];延安日报;2009年

4 记者 郁正筠 通讯员 张中华;我市参加三大金融盛会[N];连云港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李晋海 陈伟忠;强化金融协调加大服务力度[N];金融时报;2006年

6 张华钢;进一步推进我市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N];金华日报;2007年

7 记者 王咏刚;高度重视金融工作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N];云南日报;2004年

8 靳晓磊;共促省会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N];石家庄日报;2007年

9 万云;金融协调监管委员会:并非“分久必合”之理[N];中国经营报;2006年

10 何慧;金融协调监管制度待破题[N];上海金融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国俊;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2 杨晓兰;证券市场泡沫问题的实验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宗兆昌;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经济效率[D];河海大学;2005年

4 张永鹏;我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及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张希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仪垂林;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D];河海大学;2006年

7 宋伟岩;论证券市场法治化中的诚信原则[D];吉林大学;2007年

8 章融;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林俊波;证券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与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胡延平;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茂坤;对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吴双发;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3 宋潇;我国资本市场弱式有效性检验和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杨彦军;论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陈万明;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吕超;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吴华斌;证券信用交易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柳百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探析[D];安徽大学;2005年

9 鞠红达;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王卫彬;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分析与对策[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591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591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e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