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集中度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经验实证
本文选题:VAR模型 切入点:货币政策效果 出处:《税务与经济》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1992~2010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VAR模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业集中度与货币政策效果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影响显著: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集中度的不断下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逐渐变好。
[Abstract]:Using the economic data from 1992 to 2010, an error correc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VAR model. There is a long-term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ing concentration and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With the decline of market structure concentration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the transmission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becomes better.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分类号】:F224;F822.0;F8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麦元勋,田晔;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2 索彦峰;于波;;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6年06期
3 孙明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3期
4 方先明,熊鹏;我国利率政策调控的时滞效应研究——基于交叉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5年08期
5 周建;汪伟;;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来自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6 杨晓;杨开忠;;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7 李晓芳,高铁梅,梁云芳;税收和政府支出政策对产出动态冲击效应的计量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8 方先明,孙镟,熊鹏,张谊诰;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4期
9 张杰;刘东;;金融结构、金融生态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建构——来自江苏农村地区的案例解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4期
10 冉茂盛,莫高琪,廖应高;中国银行信贷对货币政策的脉冲响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庄佳强;;中国货币政策对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镟;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协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武小欣;经济转轨中的金融调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李南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徐林;我国股市与债市(国债)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陈国立;中国信贷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冯俊;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D];复旦大学;2005年
8 孙力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9 赵革;中国社区型银行的制度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荔;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与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2 单俏颖;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检验与特征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3 门国尊;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彭娟娟;我国存款货币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莫高琪;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张少林;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7 庄佳强;货币冲击对实际变量存在持续性效应吗[D];浙江大学;2004年
8 唐志祥;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9 孙仕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刘春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关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凤芹,谢适汀;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2 赵晓雷;通货紧缩、流动性陷阱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整合研究[J];金融研究;199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小然;;对近年来我国进出口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1年24期
2 李少红;;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实证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8期
3 冯怡;;基础货币供应量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4 胡爱华;;我国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效应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18期
5 李芙蓉;钟波兰;;基于VAR模型的湖南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梁滢;;基于VAR模型的我国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1年06期
7 董睿琳;;我国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8 黄晓娟;;收入差距对投资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考试周刊;2011年50期
9 冯科;舒博;;金融电子化对我国居民现金需求影响的VAR模型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崔玉娟;;基于风险价值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述评[J];财会研究;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郑燕飞;徐伟;;信息产业、物流与GDP间的VAR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谭志豪;方炜;;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曾建华;周骞;;中国证券市场中小企业板指数的价格传导效应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龚敏;李文溥;;扩大内需中的货币政策效应——1996-2003年的实证分析[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马鸣Ya;张蜀林;王书平;;基于VAR模型的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对原油价格影响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何宜庆;万媛媛;;次贷危机下我国长三角地区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子兰;严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管理研究[A];风险管理与经济安全:金融保险业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6[C];2006年
8 刘启浩;张杰;;监控VaR的模型风险的控制图方法[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张晓赫;下半年房企资金供需缺口加大[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其明;2010:颠狂的破灭?[N];中国经营报;2010年
3 记者 于祥明;前七月全国保障房开工率达72%[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本报编辑 艾经纬;房地产“金九银十”面临考验 奥巴马或将推出刺激就业计划[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白静;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陈安全;中国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郭金童;能源经济的动态分析及能效水平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云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在关联与影响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琴;中国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闫璐;VAR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马杰;我国保险资金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王彦;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5 邓利平;中国高校R&D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郑朝旭;资产价格波动与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王远志;中国期货市场价格行为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黄大成;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的影响因素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兆丹;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李远航;我国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94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59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