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前”货币需求视角的流动性过剩分析
本文选题:流动性过剩 切入点:通货膨胀 出处:《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6期
【摘要】:该文从"事前"货币需求角度,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货币供给大于"事前"货币需求,两者的缺口定义为超额流动性。该定义权衡了货币供给和需求双方的交互性,从社会整体角度去度量流动性,克服了传统度量指标的不足。从实证结果看,超额流动性指标对我国流动过剩拟合程度良好,流动性过剩是引起通胀的显著原因,对通胀解释力度较强,半对数弹性为0.91。笔者从"事前"货币需求角度,提出建立恰当的流动性指标、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加"事前"货币需求、丰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数量型"货币工具等治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相关建议。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xcess liquidity is defined as that the money supply is larger than the prior money demand, and the gap between them is defined as excess liquidi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ior" money demand.This definition measures liquid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metrics by weigh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ney supply and demand.From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 excess liquidity index fits well with the excess liquidity in China, and the excess liquidity is the significant cause of inflation. The explanation of inflation is strong, and the semi-logarithmic elasticity is 0.91.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or" monetary deman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appropriate liquidity indicators to strengthen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central bank's monetary policy, and to increase the "prior" monetary demand.Enrich the "quantitative" monetary tools to deal with excess liquidity, and other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excess liquidit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分类号】:F124;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曾康霖;;“流动性过剩”研究的新视角[J];财贸经济;2007年01期
2 范志勇;;流动性过剩背景下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及政策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4期
3 彭兴韵;;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4 张明;;流动性过剩的测量、根源和风险涵义[J];世界经济;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双宁;;High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Fuel Excess Liquidity[J];China Economist;2008年02期
2 包明华;倪晓宁;;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J];财经科学;2009年03期
3 杜晓宇;李晓周;金焱;;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4 艾洪德;郭凯;;流动性过剩、利率期限结构与最优利率规则[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5 李巍;;货币和资产收益的联动效应——源自通缩与通胀时期的证据[J];财经研究;2008年12期
6 陈虎城;;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规模、成因及其治理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王都富;;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政策建议[J];金融论坛;2008年05期
8 杨露;;世界经济流动性从过剩到紧缺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9年22期
9 王东风;;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及影响:以美国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马荣华;;论流动性过剩的本质[J];当代财经;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巍;;过度货币供应下的通货膨胀、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收益——来自中国的证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2 韩曙平;李平;;2007年前后中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丽华;徐u*;;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流动性测算[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孙启明;谢朝阳;;当前应主要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政;中国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徐挺;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D];南开大学;2010年
3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黄霞;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刘能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D];复旦大学;2008年
6 付岱山;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刘林;微观产能利用对我国宏观资金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宋健;中国超额货币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封丹华;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周钟山;流动性过剩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胜;1978-2009年间我国流动性变动及其对经济金融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2 李程彬;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玲;我国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聂晶;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资产价格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谢君;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陈茜;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田小龙;关于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赵春雨;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习灿碧;国际收支的流动性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姚龙;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扬;国债规模:在财政与金融之间寻求平衡[J];财贸经济;2003年01期
2 陈建斌;龙翠红;;中国货币状况指数的构建及对货币政策效果的验证[J];当代财经;2006年05期
3 余永定;;理解流动性过剩[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4期
4 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5 谢平,袁沁eT;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J];金融研究;2003年05期
6 卜永祥,周晴;中国货币状况指数及其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运用[J];金融研究;2004年01期
7 彭兴韵;包敏丹;;改进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划分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5年11期
8 王建国;;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鹏;;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8期
2 吴妙诗;;两种货币政策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影响的对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3 周立;;流动性过剩:本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姜玮;;浅析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郭其友;陈银忠;易小丽;;汇率变动、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J];经济学动态;2011年03期
6 王春晓;;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
7 张文强;;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原因、表现及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8 张生弟;;百姓生活中的通货膨胀[J];职业;2011年18期
9 张志文;白钦先;;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中国的经验研究[J];上海金融;2011年06期
10 毛勤晶;;通货膨胀背景下信用风险变化与对策[J];进出口经理人;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敏;严广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李治国;;论通货膨胀的隐性危害与对策[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3 马恩棠;;工程建设项目评价中通货膨胀的处理[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夏兴园;;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5 何小鲁;;我国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马伯钧;;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7 孙启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结构分析[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葛开明;;解读及治理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9 支大林;;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及其双重压力[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10 赵宁夫;蒋金波;;通货膨胀不是纸币特有的经济现象[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洪巧俊;农产品普涨不应是通货膨胀的诱因[N];中国商报;2009年
2 零点调查&指标数据;六成居民认为目前通货膨胀严重[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北京虎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员 张寅;通货膨胀并未远去[N];中国经营报;2010年
4 知名财经专栏作家 周洛华;再论通货膨胀是生产力现象[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曲灵晓;中国通货膨胀引国内外担忧[N];国防时报;2010年
6 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博士 李燕燕;如何认识“通货膨胀”[N];河南日报;2010年
7 张竞怡;中国不会出现高额通货膨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资深媒体人 陈序;为何不赌通货膨胀一定会发生[N];东方早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孙健芳;当务之急是遏制严重通货膨胀[N];经济观察报;2011年
10 本报驻吉隆坡记者 赵中文;越南通货膨胀严重[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卢满生;我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潘方卉;基于预期、持续性和波动性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Mamudu Daffay;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的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齐鹰飞;短期通货膨胀动态:理论和中国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顾书桂;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李世刚;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8 张五六;非线性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贝叶斯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黄霞;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膨胀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阳;流动性过剩:泡沫与通胀的交替[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中;宏观视角的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李峰;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互动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尤建强;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本对比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5 肖宏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高恒亮;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齐永生;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其格其;通货膨胀下的大型项目投资经济分析及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9 杜黑;我国近年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常浩;通货膨胀对复杂库存系统的优化调度及其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04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0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