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问题银行危机处置和市场退出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问题银行 切入点:危机处置 出处:《经济纵横》2014年06期
【摘要】: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欧美国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我国问题银行危机处置和市场退出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机制,不仅加大了银行机构的道德风险,也严重浪费了有限的公共资金的配置效率。市场退出机制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银行内部的成本和收益,也要考虑外部的成本和收益,重点解决风险识别、处置方式选择、注资救助成功预测、注资救助成本——收益分析、数据库建设和系统设计等关键性问题。我国问题银行危机处置和市场退出机制的建设仍需经历漫长的优化和发展之路。
[Abstract]:Market withdrawal of problem bank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has formed a more mature model in Europe and America.The problem bank crisis disposal and market withdrawal in our country have not yet formed a standardized mechanism which not only increases the moral hazard of banking institutions but also seriously wastes the limited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public funds.The design of market exit mechanism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the internal cost and benefit of the bank, but also consider the external cost and income, focus on the risk identification, the choice of disposal mode, the successful prediction of capital injection and rescue, and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capital injection rescue.Database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design and other key issues.The construction of crisis management and market withdrawal mechanism of China's problem banks still needs a long way of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双轨制下融资担保链危机形成与治理研究”(编号:12BG1025)的成果
【分类号】:F8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清杰;问题银行救助的最后贷款人政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2 ;外刊扫描[J];证券导刊;2008年32期
3 黄润中;;“问题银行处理”国际研讨会综述[J];南方金融;2007年07期
4 华坚;;银行系统性风险转嫁行为对问题银行关闭策略的影响[J];浙江金融;2005年11期
5 潘艳红;;存款保险框架下问题银行救助的制度安排[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章于芳;;美国问题银行接管决议过程研究及其启示[J];时代金融;2010年02期
7 华坚;;国外有关监管者对问题银行关闭的研究[J];浙江金融;2007年12期
8 陈华;刘志威;;我国问题银行退出机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9 黄辉明;;问题银行的识别、成因与制度性化解途径[J];学术交流;2010年12期
10 华坚,许长新;问题银行关闭的经济学思考[J];求索;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连云港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浅议商业银行市场营销[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2 潘建伟;王艳萍;;金融危机以及政府救市行为的对比分析——以瑞典和日本为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唐伟;于明星;;对地方小银行不良资产集中处置模式的探讨[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曹廷求;;公司治理与现阶段商业银行改革[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蔡恩泽;欧洲“问题银行”“断奶”之路漫长[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杨晨;美国问题银行飙升至829家[N];证券时报;2010年
3 荆晶;美“问题银行”没完没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特约记者 叶海蓉邋见习记者 帅倩;90家美国问题银行被监控 FDIC紧急“备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刘俊;哪里有拯救问题银行的诺亚方舟[N];国际商报;2005年
6 傅庚;美国对问题银行进行市场退出的做法[N];金融时报;2004年
7 李欣 整理;“问题银行”频现FDIC忙应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8 ;二季度更多美国银行陷入困境[N];经济参考报;2008年
9 张蓝;从东亚银行遭挤兑说起[N];财会信报;2008年
10 黄继汇;各方买家对英问题银行兴趣浓厚[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坚;多视角的银行关闭策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郭铭文;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许友传;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与市场约束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赵高翔;政府金融救助研究:理论与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燕;银行并购的政府规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6 姜黎黎;我国转型期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相互转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赵伟;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8 佘桂荣;银行监管中的市场约束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危勇;基于道德风险视角的最后贷款人救助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10 王勇;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恂晗;问题银行的识别、预警与早期监管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层层;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效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余丽萍;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问题银行识别和处理机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4 康京平;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张伟;问题银行处置方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房亚丹;论美国对问题银行的处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7 高永伟;我国有问题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丁杰;中国问题银行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李然;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陈轶岚;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7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2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