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市波动对我国金融发展资本形成机制的影响
本文选题:股市波动 + 金融发展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摘要】:金融发展理论表明,金融发展能促进资本形成,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在我国股市波动的作用影响下,我国金融发展促进资本形成的功能是否会发生变化?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利用标准实证增长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基于股市波动条件下的实证分析,即从股市波动的角度考察金融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估计股市波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化后发现:正常的股市波动更有利于金融发展,促进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而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股市波动则往往会显著地限制金融发展的资本形成,使经济发展遭受损失。
[Abstract]:The theory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shows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ca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apital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luctuation of the stock market in China, will the function of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apital change in our country?What will happen?By using the standard empirical growth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tock market fluctuation, that is to s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we investigate financial development (bond market).Using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stock market fluctuations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t is found that normal stock market fluctuations are more conducive to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investment.The fluctuation of stock market under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crisis will obviously limit the capital forma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mak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uffer losses.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晋斌;金融控制、风险化解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2 周好文,钟永红;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分析[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3 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4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5 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6 胡宗义,宁光荣;资本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俏颖;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吴兴敏,李军;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韩正清;我国金融体系演变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张跃进;浅谈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2期
5 魏永芬,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6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7 杨晓;杨开忠;;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8 沈波涛,林静;我国股票市场弱“晴雨表”功效的解释:IS—LM模型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S1期
9 潘爱民;;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长三角数据的经验实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10 华志贵,宋进彬;中国股票市场的政府控制:转型经济的逻辑[J];财贸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鹏飞;郑江淮;;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瑞明;白永秀;;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3 曾之明;;中部崛起下湖南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晴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徐良平;金融媒介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金戈;经济转轨中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南守重;金融深化、金融体制发展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桂敏杰;中国股票市场非竞争均衡与制度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刘奎;我国金融抑制与深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周小斌;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绩效[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冉茂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周鹏;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开放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孙伍琴;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晔;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2 杨莉;四川省国民经济间接经济效益若干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刘铮;体制转轨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互动的机制基础探讨——一个从金融中介机制视角对互动关系的分析框架[D];西北大学;2001年
4 罗本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石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分析与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时卫干;中国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孙芳伟;中国资本市场:进入管制与市场绩效[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宋飞;基于新金融发展观的利率市场化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张强春;重庆金融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10 张宝林;股市流动性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洪德,徐明圣,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7期
2 万寿桥,李小胜;中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脉冲响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6期
3 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析[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4 王景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10期
5 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6 郑江淮,袁国良,胡志乾;中国转型期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0年06期
7 张杰;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中介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J];管理世界;2001年05期
8 李广众,陈平;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9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10 沈坤荣,张成;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嗣永;李欣;;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反思——兼论金融危机频发的制度根源[J];理论界;2011年08期
2 袁中波;;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3 郜旭芳;;浅谈我国区际经济与金融差距关联性[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4 周潮;;货币供应量与股市波动相关性浅析[J];青海金融;2011年08期
5 舒建雄;车孝涛;;浅析加息对股市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年18期
6 徐晓光;张致荣;;股市波动对股市募资的影响——基于VAR模型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11年07期
7 王宏伟;;利率干预股市:理论与实践的背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明隆;;基于SVAR模型的货币政策传导与股市波动[J];金融纵横;2011年08期
9 ;股灾[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年07期
10 庞菁菁;石柱鲜;;中国股市波动与货币和利率关联性实证检验[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博文;;股市波动的复杂性研究[A];Complexity Problem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2 张人骥;刘春江;;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政策监管与股市波动[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凌杰;陈文宽;;对我国近年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回顾与思考——兼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展望[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朱磊;;台湾股票市场波动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西村友作;孙便霞;;全球金融海啸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基于已实现波动率的中美波动溢出效应对比[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袁力;朱文革;;投连险偏股型账户净值的波段定量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莹;潘和平;;S&P500指数的宏观经济多因素模型[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郭晓;杨乃定;董铁牛;姜继娇;;基于EGARCH模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梁循;陈华;杨健;曾月卿;;基于互联网股市信息量和神经网络的股价波动率预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史永东;赵永刚;;中国证券市场非线性特征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旦;股市波动的背后[N];中国证券报;2009年
2 记者 丁宁 编辑 于勇 张亦文;沉着应对股市波动 基民“以静制动”[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长城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何筱微;天量信贷增长加大股市波动[N];华夏时报;2009年
4 记者 胡德荣;股市波动或致心脏病死亡率增加[N];健康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韩馨仪;股市波动,猪说了算?[N];中国财经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曹阳;投资者焦虑重重 全球股市波动加剧[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傅盛宁;平常心看待股市波动[N];深圳商报;2008年
8 清风;震荡市定投基金需遵循五原则[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特派记者 叶红菱;周小川:股市波动不影响重大趋势[N];民营经济报;2007年
10 倪小林;股市波动拷问重大信息公开制度[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维云;中国股市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蔡向辉;股指期货影响股市波动的机制解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0年
3 方媛;中国股市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温思凯;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成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刘仁和;股权溢价与股市波动[D];复旦大学;2004年
7 马林武;我国股市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黄大海;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徐炳胜;中国股市波动的金融政策解释[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刘毅;我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特性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国光;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杨帆;我国股市波动中的机制转换行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田娜;我国股市波动对消费影响的理论和经验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温德清;政策因素对我国股市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5 陈,
本文编号:1741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4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