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实现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的动态平衡

发布时间:2018-04-13 09:06

  本文选题:经济增长 + 调结构 ; 参考:《中国金融》2011年15期


【摘要】:正尽管稳增长、控通胀与调结构三者相互纠结、较难取舍,但仍应该有一个顺序。笔者认为控通胀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调结构,最后是稳增长上半年经济增长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经济增长方面:今年上半年总体增长平稳,基本符合政策调控预期。其中,第一季度经济增速9.7%,第二季度9.5%,
[Abstract]:Although steady growth, inflation control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are intertwined and difficult to choose, there should still be a sequence.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ontrol of inflation should be put in the first place, followed by the adjustment of the structure, and finally the steady growth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is basically in line with the policy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expected economic growth: the overall growth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is stable, basically in line with the policy control expectations.Among them,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 in the first quarter was 9.7 percent, and the second quarter was 9.5 percen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124;F8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彩彦;;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源泉的历史比较分析——对“国进民退”下“调结构”的思考[J];兰州学刊;2010年05期

2 余芳东;;今年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比较严峻[J];天然气技术;2008年04期

3 刘文逸;;转型“保增” 结构调整势在必行[J];证券导刊;2008年46期

4 郑春梅;方超;邝雄;;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09年40期

5 刘伟;蔡志洲;;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新特征的考察[J];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6 申恒;;对广西投资解危的思考[J];传承;2010年03期

7 鲁传一,李子奈;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1999年01期

8 国涓;尹吉明;;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我国电力消费关系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3期

9 郭海娟;元玉明;;浅析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机遇与发展方向[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10 陈庆修;充分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J];理论前沿;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广汉;李飒;;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与演变[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勇;;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张成思;;风雨30年:中国通胀周期回顾与宏观政策启示[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王建;;要防止经济增长下滑[A];当前形势与改革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1年

5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6 胡兆光;;采用智能工程方法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博;曹明明;;基于西安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现状分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沈悦;谢勇;;外商投资企业对陕西GDP增长贡献方面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9 李莉;刘慧;刘卫东;;基于城市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因素分解[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沈琴琴;张艳华;郭宇强;;人力资本对城乡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葛守义 张伟;五寨:上项目调结构力保经济增长[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2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推动又好又快发展[N];人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司建楠;成思危:保增长调结构 加快实现三个“外转内”[N];中国工业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谷亚光;学会用市场的力量调结构[N];中国改革报;2009年

5 亚夫;“调结构”比“保八”更重要[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马涛;调结构要破除经济增长至上论[N];证券时报;2010年

7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权衡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燕生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曾广录;以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实现危机突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8 记者 高国华;调结构提供增长动力 促消费将受空前重视[N];金融时报;2009年

9 高析;在外部危机下“扩内需”和“调结构”[N];中国信息报;2010年

10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权衡;以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实现突围[N];文汇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銮;迈向市场经济中的中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田杨群;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互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郭为;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4 樊潇彦;经济增长与中国宏观投资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守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0年

7 马拴友;中国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朱翊敏;人力资本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对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9 吴翔江;中国金融结构研究与区域差异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殷剑峰;金融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顺心;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袁丁;信息服务业对湖南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3 孙忠艳;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市经济增长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刘少威;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寿任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明哲;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厦门大学;2001年

7 周莹玉;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肖杰;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翟世杰;山东省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10 冷玉东;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43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43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a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