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金融危机背景下宏观政策的微观效果——基于中国企业股权结构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3 12:24

  本文选题:财政刺激 + 金融政策 ; 参考:《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摘要】:本文利用2007年年底前上市的1505家中国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的股权结构及企业规模给财政、货币政策效应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大企业凭借其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在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中的获益较大,而民营中小企业几乎未能获益;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民营中小企业价值的提升显著大于国有大企业,有效促进了民营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其原因是,国有大企业受融资约束的程度低,资金的边际效益小,而民营小企业受到融资约束的程度高,资金的边际效应大,贷款的增加减轻了它们的融资约束,企业价值提升较大。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panel data of 1505 listed companies by the end of 2007 China,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nterpris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enterprise scale to finance,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y virtue of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government, in a massive fiscal stimulus in a greater benefit, and private SMEs the enterprise almost failed to benefit; enhance the loose monetary policy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out of difficulties. The reason is that larg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constraints degree is low, the marginal benefit of capital of small, and small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a high degree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the marginal effect the big money, the increase in loans reduced their financing constraints, the promotion of enterprise value is larger.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
【基金】: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和资本市场稳定对策研究”(08&ZD036) 上海财经大学小企业融资中心项目
【分类号】:F276.6;F812.0;F822.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夏立军;陈信元;;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2 田利辉;;国有产权、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杠杆治理[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3 夏立军,方轶强;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4 孙铮,刘凤委,李增泉;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5 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6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凤岐,杨军;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九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李常青,管连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3 夏和平;赵西亮;袁光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4 刘立;;论上市公司的不公平关联交易[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高雷;宋顺林;;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与市场反应[J];财经科学;2006年03期

6 何源;白莹;文翘;;财政补贴、税收与公司投资行为[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6期

7 周晓艳;长江三角洲地区上市公司多元化行为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1期

8 蒲自立,刘芍佳;论公司控制权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10期

9 刘凤委,汪辉,孙铮;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基于盈余管理基础上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10 朱红军,汪辉;并购的长期财富效应——经验分析结果与协同效应解释[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戴璐;孙茂竹;;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基于大股东实际控制度的评价[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赖建清;吴世农;;我国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现状研究[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梁彤缨;郑军勇;;董事会特征与资本结构: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徐晓东;陈小悦;;公司治理与第一大股东的最优所有权安排[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孙俊华;陈传明;;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公司绩效关系[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费一文;周朝民;顾孟迪;;国家股份转让效果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武;公司治理研究: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2 张培荣;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最优股权激励契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朱琪;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4 吕晓峰;金融期权、期货与基础市场间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王刚义;中国公司控制权市场形态与效率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6 王铮;控制权收益、代理冲突与内部人治理的比较研究——兼论中国转型期公司内部人控制与治理[D];复旦大学;2003年

7 顾永立;内幕交易规制对公司价值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章彪;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罗巧根;股权结构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李自杰;所有权、控制能力与企业的权威性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友琴;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资本结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汪江;我国证券市场审计师变更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3 周灿;企业并购绩效分析[D];湖南大学;2003年

4 江伟;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马成;入世后我国证券公司创新发展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6 李云华;协议转让方式在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03年

7 吕晖;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鲍洋春;国有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9 初国清;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告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吴风来;基于企业性质的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忱,赵新乐,宋博,刘慎中,翁占坤,陈光;热障型内燃机活塞设计[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3 周立;渐进转轨、国家能力与金融功能财政化[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4 连玉君;程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代理成本?[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5 卫武,田志龙,刘晶;我国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政治关联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6 邓建平;曾勇;李金诺;;最终控制、权力制衡和公司价值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7 王延明;上市公司所得税负担研究——来自规模、地区和行业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3年01期

8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9 王劲松;史晋川;李应春;;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兼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关系[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10 卫武;;中国环境下企业政治资源、政治策略和政治绩效及其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命;邓明然;;节能减排的金融政策支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李勇威;;当前金融政策对开发商业地产的影响[J];上海商业;2010年05期

3 ;中国金融政策将鼓励资源节约[J];中国乡镇企业;1996年10期

4 朱文生;;2008年房地产金融政策新取向[J];城市开发;2008年24期

5 孔煜;;金融政策与房地产市场发展[J];经济论坛;2009年01期

6 刘靖波;谷壮海;关崇明;蒙泽群;李新生;李劲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资金扶持问题研究——以广西阳朔为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09年03期

7 王学东;;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5期

8 王超;;房价上升预期中金融政策对房地产消费的影响[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刘妍;;宏观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10 孙超;;论房地产金融政策对房价的抑制作用[J];经济经纬;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于扬;中国财政刺激措施将接踵而来[N];证券时报;2008年

2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本报编译 田茗;巨大财政刺激开始见效中国经济开始复苏[N];世界报;2009年

3 陈晓晨;麦金农:中国4万亿财政刺激方案令人振奋[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石婵雪;大摩:财政刺激提振固定资产投资[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马琳;金融政策好 深圳二手写字楼市场步入繁荣期[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6 宗满意邋王元晖;2008,楼市“拐点”降临 ?[N];厦门日报;2007年

7 李丹丹;金融政策从紧 开发商压力增大[N];中山日报;2008年

8 ;平抑房价:从行政手段到金融政策[N];四川日报;2004年

9 王小霞;2008,房价滞涨或下行[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安信证券 高善文 莫倩;经济复苏明朗 V型反转确立[N];证券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范学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5中国的实证检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孔煜;城市住宅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刘红林;发展循环经济中的金融支持作用与优化机制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金影子;区域经济发展与财税金融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命员;我国金融政策调控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2 戈繁;基于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黄学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卫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5 徐洁;缓解贫富差距之公共经济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朱林;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龙娟;金融政策与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D];湘潭大学;2011年

8 唐敏;房改和金融政策对成都房地产企业的影响与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甘江英;房地产价格与土地、金融政策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陈谦;我国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业影响的效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44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44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3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