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人民币汇率的均值回复过程与局部非平稳性——基于SET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1 11:26

  本文选题:人民币汇率 + 购买力平价 ; 参考:《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摘要】:本文采用三体制的SETAR模型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框架下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值回复过程的非线性调整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值回复过程具有典型非线性特征、强持续性和局部非平稳特征,验证了交易成本存在时基于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汇率调整过程中Band of Inaction(BOI)区域存在。模型结果还显示人民币在均值回复过程中承受着较多的升值压力,但在升值体制中的均值回复速度较快,表明人民币升值的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外部并非完全是市场的意愿。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three-system SETAR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nonlinear adjustment of the mean recovery process of the RMB real exchange rat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mean value recovery process of the RMB real exchange rate has typical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The strong persistence and local non-stationary characteristics verify the existence of Band of transaction Boi region in the process of real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 based on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when transaction costs exist.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also show that the RMB is under more pressure of apprec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average recovery, but the average value in the system of appreciation is returning faster, indicating that a large part of the pressure of RMB appreciation is not entirely the will of the marke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卫平;;购买力平价非线性检验方法的进展回顾及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应用[J];经济学(季刊);2007年04期

2 金雪军;王义中;;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失调、波动与调整[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佳;王义中;金雪军;;流动性过剩、贸易信贷与持续贸易顺差——基于中国货币政策影响贸易收支渠道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9期

2 王佳彤;张君;侯瑞;;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3 徐原;梁琦;;中国与六大贸易伙伴的汇率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4 李桂丽;杨继涛;;人民币升值的理性思考[J];管理观察;2008年20期

5 赵振全;陈培玉;刘柏;;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简析[J];消费导刊;2008年20期

6 唐华臣;李涛;;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综述[J];传承;2010年24期

7 郑晓亚;尤海波;;两岸三地长期购买力平价研究:基于Caner & Hansen门限自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10期

8 程大中;张天添;苏阳;;中国的实体经济面支持人民币升值吗?[J];管理世界;2012年03期

9 黄志刚;郑国忠;;基于GABP神经网络汇率波动弹性空间测度[J];当代财经;2013年09期

10 江春;陈永;江鹏;;国际费雪效应在东亚地区存在吗——基于中国视角的探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付琼;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姚远;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胡海林;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算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陈培玉;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秦培景;人民币汇率、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7 刘晓鑫;基于金融视角的中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敏;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失调及其对泛长三角经济圈出口贸易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罗毅丹;灵活的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记伟;管理浮动汇率制下的东亚外汇市场压力与市场干预[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智伟;购买力平价理论:检验及其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菲菲;我国人民币实际汇率非线性特征的描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颖萍;双重汇率传递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胡天添;金融发展与汇率制度选择[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银苹;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的设定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鹤;基于BEER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7 石文艳;人民币实际汇率均衡与失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志远;基于STAR过程的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关系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迟雯;人民币汇率调控的政策选择[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10 李绚;以国内价格稳定为基础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丁剑平;谌卫学;;汇率非线性因素在部分亚洲货币汇率中的特征——检验购买力平价论的新方法[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2 靳玉英,李翔;基于神经网络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及其政策含义[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4期

3 施建淮,余海丰;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4 吴丽华;王锋;;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的经济效应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5 孙茂辉;;人民币自然均衡实际汇率:1978—2004[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6 王曦;才国伟;;人民币合意升值幅度的一种算法[J];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7 谢赤,戴克维,刘潭秋;基于STAR模型的人民币实际汇率行为的描述[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8 金雪军;王义中;;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路径选择[J];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9 张_",徐剑刚,唐国兴;偏离购买力平价的非线性均值复归[J];系统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运迪;论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决定和制度安排[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5期

2 魏巍贤;基于贸易方程的人民币汇率研究[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3 刘向华;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0年01期

4 黄元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J];经济评论;2000年06期

5 陈千红,张磊,刘阿男;入世后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6 张晓朴;均衡与失调:1978—1999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估[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7 魏巍贤;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3期

8 蒋万进,阮建弘,王东妮;货币供应量增长适度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2000年第三季度金融运行述评[J];中国金融;2000年11期

9 杨帆;对人民币汇率的几点看法[J];中国统计;2000年09期

10 李格非,吴昌鸿;人民币汇率水平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建立有中国特色人民币汇率理论的一些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2 张永军;;人民币汇率对美国的影响[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3 于荣;朱喜安;;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和互动性特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4 綦刚长;;金融危机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5 王杰秋;;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汇率问题探究[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6 方兴;;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对策研究[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7 李婧;;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特征、主要问题和对策[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A];2006年冬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8期)[C];2007年

9 赵京霞;;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汇率走势:稳定下的机制完善[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10 初钊鹏;王铮;张焕波;李兵;;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巧宁;人民币汇率波幅会放宽吗?[N];财经时报;2000年

2 ;人民币汇率:世界经济的稳压器[N];财经时报;2004年

3 ;稳定人民币汇率有利中国更有利世界[N];期货日报;2003年

4 吴明;人民币汇率与出口引资[N];上海金融报;2001年

5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钟伟;人民币汇率将成为长期话题[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人民币汇率:被有意夸大的话题[N];上海证券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徐炯 ;欧洲央行行长首谈人民币汇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8 张旭东;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有限浮动[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缥缈;人民币汇率的“结点”有相当的难度[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见习记者 董砚龙;人民币汇率博弈再现波澜 [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磊;人民币汇率水平合理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2 谷宇;人民币汇率体制变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3 孙章杰;二元结构与央行最优目标选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4 马骥;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贸易效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罗霄;美国国债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秦培景;人民币汇率、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7 薛永刚;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玉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和利率的传导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李敏;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失调及其对泛长三角经济圈出口贸易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刘凤娟;人民币汇率、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及其差异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尤勤;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传导机制及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刘洪滨;人民币汇率评估基准统计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08年

4 韩虎;人民币汇率决定修正模型及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朱珂君;人民币汇率非线性特征及其稳定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李晓星;论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合理性[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丁小江;人民币汇率均衡、失调以及调整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章虹芳;东南亚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徐万教;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傅君钧;人民币汇率水平合理性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82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82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0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