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漏损率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哈罗德模型 + 储蓄-投资 ; 参考:《统计与决策》2011年18期
【摘要】:哈罗德模型包含的经济增长保证理论成为现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石,文章根据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储蓄率和边际资本—产出比进行理论分析;在基础上测算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漏损率,并结合哈罗德波动理论对我国近三十年的经济波动状况进行解释;最后进行总结,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Abstract]:The economic growth guarantee theory contained in Harold's model has becom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growth theory.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from 1978 to 2009, 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avings rate and marginal capital-output ratio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leakage rate of savings and investment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is calculated, and the economic fluctuation in our country in the past 30 years is explained by combining with Harold's fluctuation theory, and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9ZRB019F6)
【分类号】:F224;F83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友广,陈清华,方福康;中国分地区资本-产出比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崔友平;;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原因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3 赵志耘,吕冰洋;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产出-资本比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4 王弟海;龚六堂;;增长经济中的消费和储蓄——兼论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J];金融研究;2007年12期
5 杜寿考;;关于企业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几点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年13期
6 言商;;促使高储蓄转化为消费增长[J];中国财政;2008年22期
7 付峗;;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J];中国改革;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胡宝娣;汪磊;;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3 韩其恒;李俊青;;金融深化对个体行为及其福利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6期
4 林诗博;王如渊;;我国资本产出比上升趋势的原因分析:1979—2007[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陈崇;葛扬;;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储蓄效应研究:1997—2008——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6 张青;潘爱建;;武汉市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政经济评论;2009年01期
7 张向荣;;解读中国高储蓄率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J];档案;2011年03期
8 余昭朋;张玉好;刘晓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的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1期
9 梁鸿;徐进;;社会事业、公共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一个内生框架[J];东南学术;2008年03期
10 唐红涛;柳思维;;1987-2004年各国消费函数面板分析及经验启示[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智容;;第6个经济周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探析[A];2009-2010昆明市社会科学院成果选集[C];2011年
2 王燕武;;财政政策、有效供给能力与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的实证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李稻葵;陈实;;破解中国消费率下降之谜[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36期)[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巍;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谢沛善;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奎;银行卡对消费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陈崇;房地产价格波动及其宏观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志伟;中国就业函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付立春;中国消费率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董春艳;他人存在及其自我控制行为对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于晨光;储蓄率差异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明;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栾晓平;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丁鸣杰;基于企业高储蓄的分析谈扩大消费问题[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冰莹;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政府投资作用及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5 岳国宝;市场规模与我国的资本密集度[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鲁娟;货币供应机制与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石淦;政府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D];重庆大学;2011年
8 谢啸;增进产业竞争优势的地方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9 姚水萍;富阳市投入产出模型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王越凤;消费与投资失衡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瑛,袁强,方福康;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本─产出比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2 葛新元,陈清华,袁强,方福康;中国经济6部门资本产出比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陈清华,樊瑛,方福康;Denison因素分析法和中国经济增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何新华;曹永福;;从资金流量表看中国的高储蓄率[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6期
5 郭庆旺,吕冰洋;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8期
6 杜海韬;邓翔;;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预防性储蓄研究——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7 袁志刚,宋铮;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8 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9 齐天翔;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储蓄研究——兼论不确定性与居民储蓄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10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朝;;储蓄率过高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及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1年06期
2 郭海雄;居民储蓄增速高于收入 10万亿元存款为何不花——对高储蓄率引发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3年03期
3 李真雅;;实证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宏观成因[J];市场论坛;2005年11期
4 周炯;韩占兵;;我国高储蓄率决定因子的实证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陈娟;蒲艳萍;;对我国资本流动性的实证分析:基于储蓄—投资关系[J];管理科学文摘;2008年Z1期
6 冯彦明;李翠;;中国居民高储蓄率根源的实证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周珊珊;;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8期
8 赵息,曾志斌;降息对扩大内需作用的实证分析——谈降息对储蓄存款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2年06期
9 钟凌;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实证分析[J];银行家;2005年08期
10 陈玲,肖志兴;金融运行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胜;;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宝清;洪锡熙;吴江鸣;;我国产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实证分析[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孙克任;徐伟宣;;西方储蓄经济模型及其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许彩国;高杰;;营销策划:中国企业营销未来的实证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课题组;肖向红;焦飞标;林敏;;农产品收购对现金投放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黄冈、咸宁、随州、天门、孝昌五市县的调查[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6 王志欣;贺小刚;连燕玲;;创始人的身份治理与组织能力培育的研究——基于上市私营企业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7 胡汉辉;杨煜;;广电系统再造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王雪荣;阙中园;许婷;王斌;;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中国三类行业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永锋;蒋屏;;影响中国股市股票收益率的多因素实证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梁仁旭;陈奉瑶;;土地选择权价值之实证分析[A];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和不动产金融——2005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褚福全;从美国储蓄率零增长看中国的热消费[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记者 徐思佳;美国储蓄率过低 造成全球贸易失衡[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蒋菡;构建社会福利体系恰逢其时[N];工人日报;2009年
4 李莹 郭红珍;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实证分析[N];中国保险报;2002年
5 中诚期货 黄付生;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VaR实证分析[N];期货日报;2006年
6 刘日红;日本经济增长新路难寻[N];国际商报;2003年
7 贺菊煌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储蓄率内生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 赵晓;疫情最终有利于经济增长吗[N];经济日报;2004年
9 国通证券 杨晔;今年基金价格与净值关系的实证分析[N];市场报;2001年
10 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混合型基金经理 郑拓;机遇大于挑战[N];中国证券报;2009年
,本文编号:1836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36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