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新中国建立初期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03 16:14

  本文选题:新中国 + 通货膨胀 ; 参考:《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摘要】:本文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回顾新中国建立初期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新中国建立前后势头凶猛的物价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长期通货膨胀的持续作用以及军费所需导致人民币发行过多。为了抑制物价,必须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通货吐纳平衡、物资供求平衡。陈云领导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通过压缩需求,减少货币发行;调动物资、增加供给;并且坚决而又灵活地展开反封锁斗争。通过以上举措,财政收支的平衡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其对当今抑制通货膨胀的启示为:抑制通胀仍是经济工作的基本任务;货币资本与产业资本平衡仍是抑制通胀的基本要领;由于与新中国建立初期通胀的背景不同,今天抑制通胀决不可简单地依靠货币紧缩。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trol of inflation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netary policy.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fierce rise in prices is due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s the persistence of long-term inflation and the excessive issuance of RMB by military expenditures. In order to control prices, we must achieve fiscal balance, currency balance, material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Chen Yun led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mmittee of the Council of Administration by reducing demand, reducing currency issuance, mobilizing supplies and increasing supply, and resolutely and flexibly engaged in the anti-blockade struggle. Through the above measures, the balance of financi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to promote the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Its enlightenment to inflation control today is as follows: curbing inflation is still the basic task of economic work; the balance of monetary capital and industrial capital is still the basic way to curb inflation; because the background of infl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urbing inflation today cannot simply rely on monetary tightening.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822.5

【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闫坤 中国社会科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N];经济观察报;2011年

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伟;[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国辉;邵雍;;陈云与东北剿匪[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2 胡安全;;19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忠伟;贺伟;李奇志;;中国当代时期管理思想的升华[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王瑞芳;;大跃进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得失问题研究评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王瑞芳;;陈云的农业水利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瑞芳;;陈云与辽东土地改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吴超;;陈云与新中国林业建设[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于小然;王瑞芳;;试论陈云的企业管理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曲延春;;论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形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曹守亮;;新中国初期陈云的国家市场经济思想探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瑞芳;;“大跃进”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得失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武力;王丹莉;;“贫困陷阱”与新中国农地制度变革研究[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胜男;北京城市手工业研究(1949-196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邵传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西北大学;2011年

3 刘文玉;周恩来的人民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张淑萍;我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协同的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唐政;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程及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肖惠朝;北京市物资体制研究(1949—1966年)[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岳奎;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柳裕;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迟爱萍;新中国第一年的中财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李海新;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农地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友雄;演进中的我国农村分配制度的公平和效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史蕾;新中国科左后旗民族贸易发展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鸿岩;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教育改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玉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陈云经济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胡志辉;党领导的农业税改革简论[D];南开大学;2011年

6 鲁婷;论陈云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开帅;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的供销社与小商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亮亮;20世纪50年代青海牧区经济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刘沁潇;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条件与基础[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廖邦标;统筹兼顾方法论研究[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胜祥;;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及其治理[J];理论探索;2011年04期

2 韩香华;;论通货膨胀[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熊学文;;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J];宜春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4 程育昕;;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5 徐静波;;停滞性通货膨胀的防范[J];现代企业;2011年05期

6 陆满平;;治理通缩不要忽视通胀[J];金融信息参考;2000年09期

7 李肃 ,洪小源 ,杜飞进 ,王洪林 ,沈晓莉;治理经济环境与转换完善国家经济职能[J];城市问题;1989年01期

8 刘波;;论中国式通货膨胀的治理[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年05期

9 许荣昌;耿书海;李洁;张旭宏;;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治理的建议[J];中国物价;1989年04期

10 谷初;要毫不手软地治理“通货腐败”[J];社会;199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敏;严广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李治国;;论通货膨胀的隐性危害与对策[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3 马恩棠;;工程建设项目评价中通货膨胀的处理[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夏兴园;;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5 何小鲁;;我国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马伯钧;;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7 孙启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结构分析[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葛开明;;解读及治理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9 支大林;;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及其双重压力[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10 赵宁夫;蒋金波;;通货膨胀不是纸币特有的经济现象[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怀谦;油价大涨推动美股下跌[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所长 汪同三;通货膨胀:宁防其有 不赌其无[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张之花;房产投资有趋热之势[N];房地产时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 王长勇 零时 岑文靖 陆彬 国际;通货膨胀离我们还有多远[N];经理日报;2006年

5 石虎祥;经济面奠定非美上涨趋势[N];汕头日报;2006年

6 陆星兆;左小蕾:适度通胀不是坏事[N];证券时报;2007年

7 李国旺;全面通货膨胀不会到来[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王靓;克里斯蒂娜,你的敌人是通货膨胀![N];东方早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苗燕;周小川:央行首先注重防治通货膨胀[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张晓晖;通胀时期如何保护财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2 卢满生;我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潘方卉;基于预期、持续性和波动性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Mamudu Daffay;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的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齐鹰飞;短期通货膨胀动态:理论和中国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顾书桂;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张五六;非线性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贝叶斯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9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10 李浩;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建强;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本对比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肖宏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高恒亮;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齐永生;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其格其;通货膨胀下的大型项目投资经济分析及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6 吕晨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主要城市社会问题及其治理(1949-1957年)[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杜黑;我国近年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常浩;通货膨胀对复杂库存系统的优化调度及其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周军;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黄琼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39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39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8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