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金融工具的逐步完善,,多样化的银行理财产品必将成为我国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对于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问题成为了关键的因素。然而,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认知程度,却并未随着产品发行数量的飙升而大幅提高,加之各家商业银行争相推出多款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混乱。相反,使得很多投资者产生将银行理财产品等同于定期存款、认为预期收益就是到期的实际收益等误区,因此,亟待基于投资者角度重新认识银行理财产品及其收益率的问题。 投资者手中空闲资金越来越多,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众多投资者的理财偏好,但是投资者大多数缺少银行理财产品理财知识和投资技巧,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混淆不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不了解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这不仅影响着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品种的选择,更加影响理财收益的获取,因此,本研究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误区,理性运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投资决策,增加理财收益。另外,本文能够有效地帮助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机构投资者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能够达到运用SEM方法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要求,因此本文站在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分析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分为八部分,根据财务管理、投资组合等理论,结合学者的前期成果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利用因子分析将微观因素细化为风险性因素、盈利性因素和流动性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模型)建立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体系,为了加强模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文用债券型人民币理财产品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效度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得出了债券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结构图,并验证了该类产品的因素与收益率关系的假设:宏观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是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328;风险性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是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857,影响程度比较大;盈利性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是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389;流动性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是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86,影响程度相对小一点,关系比较微弱。 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的验证,得出了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建议投资者善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决策,提高理财收益。本文建议如下:第一,提高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认识和识别能力,学会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计算;第二,重视宏观因素中利率的影响;第三,利用风险因素进行风险测评和制定理财规划;第四,综合考虑流动因素与盈利因素,选择合适的银行理财产品;第五,均衡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力求资产配置最佳。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2;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研究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本研究的主要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银行理财产品
2.1.2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SEM 理论
2.2.2 投资组合理论
2.2.3 资产配置理论
2.2.4 羊群效应理论
3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认识误区及非理性投资成因
3.1 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3.1.1 发行数量及规模增长较快
3.1.2 发行主体以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
3.1.3 非保本产品居多导致理财风险较高
3.1.4 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存在差距
3.2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认识误区
3.2.1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与存款收益性质相同
3.2.2 预期年化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混淆
3.2.3 追求高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非理性投资
3.3 银行理财产品非理性投资成因
3.3.1 银行销售中存在虚假宣传且客户评估流于形式
3.3.2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名称不规范
3.3.3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揭示信息不对称
4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宏观因素
4.1.1 货币供应量
4.1.2 利率
4.1.3 通货变动
4.2 微观因素
4.2.1 风险性因素
4.2.2 盈利性因素
4.2.3 流动性因素
5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的 SEM 模型构建
5.1 变量的设计
5.1.1 解释变量
5.1.2 被解释变量
5.2 SEM 模型假设
5.3 初始 SEM 模型设定
5.3.1 测量模型的设定
5.3.2 结构模型的设定
5.3.3 SEM 模型中的路径图标规则
5.3.4 银行理财产品的 SEM 模型路径图像
5.3.5 SEM 模型分析步骤
6 以债券型银行理财产品为例的 SEM 模型实证分析
6.1 样本及变量选取
6.1.1 样本选取
6.1.2 变量选取与处理
6.2 验证性因子分析
6.3 债券型银行理财产品 SEM 模型构建
6.3.1 债券型银行理财产品 SEM 初始模型
6.3.2 研究假设
6.3.3 债券型银行理财产品 SEM 模型路径分析
6.4 债券型银行理财产品 SEM 模型验证与评价
6.4.1 SEM 模型假设验证
6.4.2 模型拟合结果评价
7 结合收益率影响因素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对策
7.1 提高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认识和识别能力
7.2 重视宏观因素中利率对收益率的影响
7.3 利用风险因素进行风险测评和制定理财规划
7.4 综合考虑流动因素与盈利因素保证理财收益
7.5 均衡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力求资产配置最佳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鹭艳;孟昆霖;;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及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1期
2 黄国平;;中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9期
3 胡晔;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走俏”市场透视[J];南方金融;2005年03期
4 张晓东;人民币理财产品业务急待规范[J];南方金融;2005年05期
5 刘怡庆;蔡继东;;金融调控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J];南方金融;2006年05期
6 魏涛;;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年02期
7 任敏;陈金龙;;保本型股票挂钩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定价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2期
8 尚洪涛;李慧雪;;浅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披露[J];消费导刊;2008年19期
9 李东卫;;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趋势、风险及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8年07期
10 汪航;李飞;;我国股票挂钩型银行理财产品定价分析[J];海南金融;2009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彦楠;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杨轶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与收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辛荣;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4 郑峤;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刘俐;VaR风险价值在某银行A+H理财产品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
18471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4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