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影响和效果

发布时间:2018-05-05 19:00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 + 非常规 ; 参考:《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次贷危机中美联储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即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应对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巨大破坏作用,然后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启动四个方面考察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最后文章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的影响和效果,体现为美联储通过信用扩张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通过建立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机制关注长期通胀;文章同时也分析了美联储购入大量风险资产带来的风险;对第三类创新工具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其并不显著。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two major problems faced by the Federal Reserve monetary policy in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hat is, the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are difficult to cope with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mechanism" of the great destruction. Then the paper examines the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 of the Federal Reserve in response to the crisis from four aspects: the use of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the innov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tools,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restarting of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and effect of the monetary policy of the Federal Reserve, which shows that the Fed maintains the stability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through the credit expansion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long-term infl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xit mechanism of the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risks caused by the Fed's purchase of a large number of risky assets, and tes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ird category of innovative instruments and finds that they are not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所;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27.12;F2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贺静;对央行本次加息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前沿;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国胜;货币政策的动态优化与调整[D];四川大学;2007年

2 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郑伟东;我国货币政策的信号功能[D];浙江大学;2005年

2 周晶;乔治·W·布什政府的新“强势美元”政策分析[D];外交学院;2006年

3 宋洪飞;1913年《联邦储备法》的制定及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芳雪;美国货币政策实施与传导机制的演进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5 金子财;中国公开市场业务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肖华;中国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汪文进;货币市场的政策传导效应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晓翠;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研究及建议[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军;;中国货币状况指数与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理论设计、实证方法与货币政策意义[J];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2 徐丹丹;孟潇;;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走向分析——基于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量、GDP以及物价水平影响的判断[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4期

3 孙力军;孙力彬;;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效果分析[J];济南金融;2006年10期

4 孙力军;孙力彬;;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效果分析[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张长征;;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提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杨玉新;;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2期

7 蔡继东;;判断住宅市场价格走势的若干变量分析[J];金融纵横;2010年01期

8 孙力军;孙力彬;;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效果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张磊;邹玲;;引入资产价格因素考量的我国通胀指数修正[J];求索;2009年01期

10 寇明婷;卢新生;;货币政策调整的金融市场效果检验——推广型T-GARCH模型的应用[J];经济问题;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韬;温娟;赵翌晨;孙静;张征云;;非常规水源热泵技术在天津地区的大规模应用前景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茜;货币政策操作微调或成房市镇静剂[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刘晨;二线城市豪宅的非常规攻略[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3 赵刚;失业率创15年高位美联储或祭出非常规“武器”[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特约评论员 刘晓忠;“无就业”岂有复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记者 谷秀军;物价指数继续回落 拓宽宏观调控空间[N];金融时报;2009年

6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信息中心 左传长;“十二五”我国如何闯过发展转型这一关[N];中国财经报;2010年

7 记者 胥会云;上海世博会:食品安全“非常规”保障实践[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8 记者王涛 姚玉洁;言反弹为时尚早 可降息但非最优[N];经济参考报;2009年

9 ;刺激政策退出预期将抑制“楼疯”[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10 曹伟;拆迁安置勿忘群众利益第一[N];宜春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舒其林;“情景—应对”模式下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资源配置调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张岩;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演化和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叶娅芬;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有效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闵远光;利率平滑操作的宏观微观合意性-理论、机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周尚文;货币流动性及其与资产价格关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峰;非常规突发事件决策系统动态作用模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秉阳;货币政策操作在流动性调节中的非线性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张斌;货币政策操作对股票市场价格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孙慧智;金融形势指数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5 苗子清;金融危机期间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韩克;基于一般动态因素模型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苗;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8 田宇航;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刘金;零利率约束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理论和美国实践[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韩雪;流动性传导机制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48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48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8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