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风险与FDI——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本文选题:国家经济风险 + 对外直接投资 ; 参考:《财经研究》2011年10期
【摘要】:文章在国家风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经济风险概念,强调了从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综合角度研究FDI的重要性。文章利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和分析了国家经济风险与OFDI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发现:国家经济风险的确对OFDI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而控制变量中的经济增长和政府政策变量对OFDI的影响是正向的,实际利率、汇率和出口依存度对OFDI的影响是负向的。据此,文章提出要通过加强对国家经济风险的评估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体系等来化解国家经济风险的不利影响。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economic risk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 risk theory,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FDI from the angle of macroeconomic and financial risk synthesis. Based on the OFDI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econometric model to test and analyze the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economic risk and OFDI. It is found that the national economic risk doe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OFDI, while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government policy variables on OFDI is positive, and that of real interest rate, exchange rate and export dependence on OFDI is negative. Therefor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national economic risk should be resolved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risk assessment early warning system,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investment protection system,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224;F124;F8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蕴诗;试论国际经济技术环境的变化趋势[J];南方经济;1994年02期
2 魏巧琴,杨大楷;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3 黄卿;杨婵;;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动态解释:一个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J];北方经济;2006年18期
4 罗丽英;黄娜;;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5 潘益兴;;基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对外投资实证检验[J];求索;2010年06期
6 党远鸿;;我国海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10期
7 寻舸;促进国内就业的新途径:扩大对外直接投资[J];财经研究;2002年08期
8 柴林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影响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罗思远;;中国FDI的增长对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FDI流入的影响——一个初步的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05期
10 龚艳萍;郭凤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春明;;论反倾销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启示——以美国为例[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姚杰;李好好;;对外直接投资与竞争优势:一种博弈论解释[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项本武;;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钟根元;骆建文;周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绕过反倾销的对外直接投资[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魏益华;蒋东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为国有大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条件[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邱斌;潘凌燕;孙少勤;;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综述[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盛宝富;;当前世界经贸形势与我国对策[A];2008首届中国纺织技术与经济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陈泽明;;基于生产要素时空——动态价值量优势的企业“走出去”战略[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肖卫国;卓超;;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中国区位因素实证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课题组;金德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资本市场联动效应分析[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杰 吴少云;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N];上海金融报;2004年
2 记者 褚国飞;推进贸易与城市化的绿色进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记者 陈雪芹;我国境外中资企业商会超过50家[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记者 陈雪芹;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是最优投资地[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于晓娜;对俄最大直接投资 上实豪赌“波罗的海明珠”[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本报记者 崔鹏;新起点上谋转型[N];人民日报;2010年
7 商欣;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成果喜人[N];国际商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金桀;挺起中国经济的脊梁[N];光明日报;2009年
9 姜超峰 申崇志;物流企业国际化的发展与障碍[N];国际商报;2006年
10 武孝武;境外国资监管要“动真格”[N];首都建设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良科;汇率、汇率制度与对外直接投资[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均衡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海波;东亚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吴建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谭飞燕;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转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王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徐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李春顶;异质性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谢兴龙;国际直接投资(FDI)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陈艳林;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集群化及其贸易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春霞;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杨嘉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丁淑娟;实物期权及其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4 顾文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焦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李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燕敏;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楚永;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08年
9 陈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利琼;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54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5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