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信贷的国际借鉴与延伸
本文选题:小额信贷 + 农村金融 ; 参考:《改革》2011年03期
【摘要】:针对低收入人群、小规模企业的小额信贷日渐成为金融服务补充形式,国际国内均形成了一些成功的模式,如孟加拉"乡村银行"、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国内的扶贫经济合作社与汇丰村镇银行等。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定位西部金融中心,肩负着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历史重任,在此背景下,重庆对农村小额信贷进行有益尝试,将有效地促进"三农"快速发展。
[Abstract]:For low-income people, microfinance for small-scale enterprises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complementary form of financial services. Some successful models have been formed at home and abroad, such as the "Grameen Bank" in Bangladesh and the Microcredit Department of the people's Bank of Indonesia. Bolivia Sunshine Bank, the country's poverty alleviation economic cooperatives and HSBC Village Bank, etc. As the only municipality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 of China, Chongqing locates the western financial center and shoulders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driving the big rural areas by the big cities. Under this background, Chongqing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rough a beneficial attempt on rural microfinanc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新智;张海峰;;大变局:国际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J];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珊珊;我国村镇银行经营模式及其绩效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慧飞;小额信贷与农户行为选择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继东;;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规模优势与模式创新——对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小额信贷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8年01期
2 珠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金融创新课题组;郭惠东;;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思考[J];南方金融;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心宇;;小额信贷模式的选择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罗群;何召鹏;;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1期
3 陈华;李启航;;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2007年04期
4 冯丹;;我国小额信贷模式选择之思考[J];职业圈;2007年03期
5 陈华;李启航;;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J];经济前沿;2007年05期
6 艾益民;杨姝颖;;小额信贷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韩学红;;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J];银行家;2006年12期
8 冯丹;;国际经验对我国小额信贷实践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03期
9 冯丹;;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扶贫的对策建议[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01期
10 佘传奇;祝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下旬刊);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天;;浅谈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策略[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蕊;;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云;;共同开创农村金融新局面[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4 萧芍芳;;应对中国农村金融缺位的若干对策[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加大力度优化广东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君生;;县域农村金融改革与现代农业发展[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周云娟;;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对策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10 ;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云山 张 友 赵晓强;农村金融创新改革稳步前行[N];中国工商报;2006年
2 记者 张文绩;和谐社会呼唤发展农村金融[N];上海金融报;2008年
3 董玉华;农村金融“短腿”咋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霍冉冉;汤敏: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农村金融开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袁蓉君;中国亟待推出社会投资型小额信贷试点[N];金融时报;2006年
6 ;易宪容:期许小额信贷公司改变信用文化不实际[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7 FN记者 吴红军;中国小额信贷:要走特色之路[N];金融时报;2006年
8 农总行研究室 张海峰;“草根”金融寄望“另类”融资[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9 主持人 王汉 元颐;如何发展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10 贺江兵;小额信贷急需“身份”[N];财经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剑伟;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卞靖;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卢文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付东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M. Wakilur Rahman;中国与孟加拉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林;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贷款定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田杰;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9 孟凡祥;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刘西川;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晓敏;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刘菲;浅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对策[D];安徽大学;2007年
3 梁立波;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4 梁森;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罗佳;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彭杨;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发展困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文明;制度创新与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四川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立新;影响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俞佳佳;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绩效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10 高希武;论农村金融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58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5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