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基于内生人口结构的研究
本文选题:少儿抚养比 + 老人抚养比 ; 参考:《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摘要】:本文在内生人口结构视角下研究了少儿抚养比、老人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检验了抚养比、储蓄率和人均实际GDP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少儿和老人抚养比与储蓄率都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导致少儿抚养比下降的幅度远高于老人抚养比升高的幅度,因此经济增长会伴随储蓄率的升高;此外,低出生率导致的老龄化过程会降低资本积累的动态无效率,但会伴随人均收入水平的下降。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dogenous population struc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s of child-rearing ratio and old-age dependency ratio on savings rate. Using Chinese provincial panel data and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ependency ratio, savings rate and real GDP per capi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pendency ratio of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and the savings rate. The economic growth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the dependency ratio of the children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increase of the dependency ratio of the elderly, so the economic growth will be accompanied by the increase of the savings rate. The aging process caused by low birth rate will reduce the dynamic inefficiency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but will be accompanied by a decline in per capita incom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22;C9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2 保罗·舒尔茨;;人口结构和储蓄:亚洲的经验证据及其对中国的意义[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3 雷钦礼;;财富积累、习惯、偏好改变、不确定性与家庭消费决策[J];经济学(季刊);2009年03期
4 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5 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6 任若恩;覃筱;;中美两国可比居民储蓄率的计量:1992—2001[J];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7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8 杨汝岱;朱诗娥;;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吗?——基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9 杨汝岱;陈斌开;;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10 蔡f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昕;徐家源;;我国钢铁行业政府投资的经济效益研究——基于资本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张雪梅;刘蓉;李琰;;我国农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3 齐春泽;代文锋;;广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协整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0年20期
4 宋立;;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张琳;;我国居民储蓄问题的实证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5期
6 刘卫,王秀霞,曲艳丽;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与扩大体育消费需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殷玲;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0期
8 黄燕玲;黄震方;;基于相关与偏相关分析的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市场开发研究——以南京为例[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9 罗云开;申睿波;;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10 胡宝娣;汪磊;;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晨;;劳动力有限供给、有序迁移与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讨论及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yN;阎开;;医疗保险与耐用品消费——一个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3 郑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拉动农村内需——一个来自于中国农村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A];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2010年
4 李亚伟;赵卫亚;;从分层模型视角看我国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伟;王田;;不确定性与消费行为[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6 李凌;王翔;;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刘明;朱斌;;基于永久收入假说的中国储蓄率研究——中国城乡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董昀;;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欣欣;经济转型期的居民储蓄行为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成武;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地域性差异及空间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巍;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明;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戴薇;收入差距的成因以及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何长华;江西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戴劲;和谐社会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磊;劳动者收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9 丁鸣杰;基于企业高储蓄的分析谈扩大消费问题[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黄昊;住房改革、流动性约束与城镇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刘家新;政府储蓄的形成:从财政收支角度所作的考察[J];财经科学;2002年01期
3 周建;汪伟;;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来自中国1978~200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4 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2期
5 李扬;殷剑峰;陈洪波;;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研究[J];财贸经济;2007年01期
6 陈利平;最优货币数量与消费攀比[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何新华;曹永福;;从资金流量表看中国的高储蓄率[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6期
8 陈志武;;为什么百姓收入赶不上GDP增长[J];国际融资;2008年09期
9 龙志和,周浩明;西方预防性储蓄假说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0年03期
10 杜海韬;邓翔;;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预防性储蓄研究——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帼瑛;;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0年23期
2 任志军;;对储蓄—投资转化率和投资效率双低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李毓祁;冯所森;;海南省欠发达地区高储蓄率原因探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王开盛;杜跃平;;自然资源、投资与经济增长[J];未来与发展;2010年07期
5 徐忠;张雪春;丁志杰;唐天;;公共财政与中国国民收入的高储蓄倾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6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变化的时间序列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年01期
7 王智p,
本文编号:1861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6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