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价制下公共信息在IPO抑价中的作用
本文选题:询价制 + 公共信息 ; 参考:《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摘要】:本文利用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中小板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询价制度环境下公共信息在IPO抑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公共信息对IPO抑价产生了显著影响,原因不是公共信息对初始收益的不对称影响,而是内部协议、价格区间对发行价的约束和窗口指导,对创业板IPO稳健性检验发现,窗口指导的取消并没有改变公共信息对IPO抑价影响的显著性。考虑到定价方式这种制度变迁的影响,本文实证发现,定价方式显著影响了初始收益;然后文章同时考虑了公共信息和定价方式的影响,发现公共信息和定价方式同时对IPO抑价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发现,公共信息对IPO抑价的影响会因定价方式的改变而变化,定价方式由两阶段定价变革为初步询价定价,提高了询价期间的公共信息在IPO抑价中的作用,降低了等待上市阶段公共信息在IPO抑价中的作用。最后,文章对研究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Abstract]: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oards from January 1, 2005 to December 31, 2008,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ole of public inform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IPO underpricing in the environment of inquiry system, and finds that public inform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nderpricing of IPO. The reason is not the asymmetric effect of public information on the initial income, but the internal agreement, the restriction of the price range on the issue price and the window guidanc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IPO robustness test on the gem. The cancellation of window guidance does not chang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information on IPO underpricing.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pricing, this paper finds that pricing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initial income, and then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information and pricing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ound that both public information and pricing method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PO underpricing.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information on IPO underpricing will change with the change of pricing mode, and the pricing mode changes from two-stage pricing to initial inquiry pricing, which enhances the role of public information in IPO underpricing during inquiry. It reduces the role of public information in IPO underpricing. Finally, the paper tests the robustness of the conclusions.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蒋顺才;蒋永明;胡琦;;不同发行制度下我国新股首日收益率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2 朱红军;钱友文;;中国IPO高抑价之谜:“定价效率观”还是“租金分配观”?[J];管理世界;2010年06期
3 王春峰;赵威;;基于“簿记”理论的我国IPO抑价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朱凯,陈信元;认购方式与IPO抑价[J];经济科学;2005年03期
5 贺炎林;吕随启;;中国IPO询价过程解析:基于公共信息的视角[J];经济科学;2010年06期
6 吴建祖;辛江龙;贾明琪;;过度反应对IPO抑价影响的实物期权模型及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礼旺;;基于股改视角的IPO抑价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9期
2 和楠;樊慧莉;;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IPO抑价实证分析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27期
3 冯晓;崔毅;;创业板超募现象的制度性思考[J];财会月刊;2010年23期
4 陈有禄;;对我国T+1交易制度下IPO抑价和高换手问题的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8年11期
5 朱红军;钱友文;;中国IPO高抑价之谜:“定价效率观”还是“租金分配观”?[J];管理世界;2010年06期
6 方军雄;;民营上市公司,真的面临银行贷款歧视吗?[J];管理世界;2010年11期
7 王合喜;王琨;崔继红;;股票上市首日交易行为和监管政策效应研究——来自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8 胡旭阳;;什么样的拟发行人受发审委“青睐”——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行为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6期
9 钟宜彬;;投资效率和股权结构——基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角度[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10期
10 柴亚军;王志刚;;股权分置改革后IPO抑价与大股东的减持行为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柴亚军;王志刚;;股改与IPO抑价:从公司治理角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2 贺炎林;郭敏;;询价制的信息揭示功能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顾乃康;陈辉;;增发、配股费用影响因素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俊;陈汉文;;IPO价格上限管制的激励效应与中介机构的声誉价值——来自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初期的经验证据(2001~2004)[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贺炎林;张浩森;马锐敏;;IPO抑价和市场化程度—基于中国东西部上市公司的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苏卫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投资者情绪指标构建[A];第四届(2011)《中国金融评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君光;我国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杨薇钰;公司控制的价值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熊虎;基于非理性行为的IPO价格形成机制和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李琪琦;上市公司管理层盈利预测的信息含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陈俊;制度变迁、市场需求与独立审计质量的改善[D];厦门大学;2008年
6 刘钰善;我国IPO市场的询价发行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孙自愿;基于抑价和溢价的IPO初始收益与长期走势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武龙;噪声交易者与中国IPO真实首日收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邹斌;政府窗口指导、询价制与IPO抑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冬昕;市场参与者意见分歧与公司融资决策[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赛;我国IPO定价效率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苏;询价制度改革对IPO抑价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路婷婷;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史作杰;我国新股抑价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孙雅楠;对我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抑价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韩涛;中国股票市场新股发行抑价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逯东;我国新股发行机制的演变与定价效率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杨娟;询价制与发行成本:来自中国IPO市场的证据[D];暨南大学;2007年
9 石骏;基于询价制的新股抑价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王培勇;IPO定价合理性及抑价因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小洋;;IPO中的价格管制及其后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王华,张程睿;不对称信息理论对“IPO折价之谜”的解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1期
3 蒋永明;蒋顺才;;西方IPO抑价理论及对中国IPO研究的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4 郭泓;赵震宇;;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5 蒋顺才;蒋永明;胡琦;;不同发行制度下我国新股首日收益率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6 周孝华;赵炜科;刘星;;我国股票发行审批制与核准制下IPO定价效率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7 段小明;刘玉山;;中国A股IPO抑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陈海明,李东,陶生明;国外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及其理论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汪宜霞;夏新平;;噪声交易者与IPO溢价[J];管理科学;2007年03期
10 刘晓明;胡文伟;李湛;;中国股票市场IPO折价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卫;寻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199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青;;浅析IPO抑价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年11期
2 贺炎林;吕随启;郭敏;;公共信息与IPO询价制效率的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1年01期
3 李妍;;承销商声誉与IPO抑价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股票发行监管制度改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雷星晖;李金良;乔明哲;;创始人、创业投资与创业板IPO抑价[J];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03期
5 周孝华;唐文秀;;IPO抑价与事前不确定性的关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07期
6 殷小斌;;从高初始回报率看我国IPO定价市场化的条件[J];成人高教学刊;2008年04期
7 周静;宋光兴;;IPO抑价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8年29期
8 陆阳;;市场有限流动性对IPO抑价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9年09期
9 张高胜;;我国IPO抑价成因研究[J];现代商业;2009年35期
10 任玉;;我国IPO抑价发行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增节;;政府信息资源的双重含义与公共信息资本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陆正华;梁彤缨;陈锐锋;;创业投资对IPO抑价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余湄;乔琰;路倩;;高层管理团队与我国IPO抑价问题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施雪华;邓集文;;当前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施雪华;邓集文;;当前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问题与对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梁彤缨;许悦;陈修德;;高管团队管理能力与IPO抑价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小企业板的经验数据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宏方;;基于HSI彩色空间的帧差公共信息背景生成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田高良;王晓亮;;我国A股IPO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白殿一;高沈宁;;不同几何形状的等表观大小[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10 王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行电子政务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台湾作家 杨照;公共信息透明化的价值理念[N];南方周末;2011年
2 奚旭初;莫让中国人在国内成为“老外”[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垄断公共信息的冲动源自“官本位”[N];南方日报;2006年
4 商报记者 毛颖颖;公共信息查询费:收还是不收?[N];北京商报;2008年
5 秋风;变卖公共信息侵蚀政府权威[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记者 林馥盛邋实习生 陈飞 杨荃荃;249部非法小广告电话被停机[N];汕头日报;2007年
7 记者 魏伟生;促旅游公共信息图标标准化[N];汕尾日报;2007年
8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谢兰兰;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又一重任 公共信息披露[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9 毛时前;公共信息计量单位亟待依法书写[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刘璐;推进民营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N];南通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斌;公共信息对公众信任及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邓集文;当代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3 江洪波;中国A股IPO价格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徐春波;我国承销商声誉机制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熊虎;基于非理性行为的IPO价格形成机制和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熊维勤;我国IPO高抑价和询价发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赵威;订单驱动市场中基于流动性风险的IPO抑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刘钰善;我国IPO市场的询价发行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何剑;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李明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献晖;询价制改革与IPO抑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彭嵩;询价制下A股IPO抑价的实证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3 白献阳;公共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周海容;政务公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余毅;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现象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子龙;网络信息设计中的“公共信息2.0”交互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吴晓明;高校综合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2年
8 徐春波;投资银行声誉与IPO抑价:中国股票市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张凌宇;创业投资支持企业与非创业投资支持企业IPO抑价度差异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黄霖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对中小板IPO抑价影响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87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88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