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银行一体化借鉴与ECFA时代两岸银行业制度合作
本文选题:欧盟银行一体化 + ECFA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摘要】:由于缺乏制度合作的深入推进,诸多影响两岸银行业交流合作的障碍,如不同的银行制度、法规、政策与监管机制等,制约着两岸银行业交流合作的深入发展。而欧盟银行一体化的实现,验证了区域化下深化银行业制度合作的三维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在ECFA时代,考虑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借鉴欧盟银行制度合作的经验,从制度安排、组织机构和实施机制三个角度展开构想,以ECFA为框架大胆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深化两岸银行业制度合作的途径,以期最大限度地消除制度因素所构成的对两岸银行业深入交流合作的障碍,促进两岸银行业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Abstract]:Due to the lack of further promotion of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many obstacles affecting cross-strait banking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such as different banking systems, regulations, policies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 restrict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banking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EU banking integration verifies the validity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deepening banking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under regionalization. In the era of ECFA, considering the particularity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under the premise of adhering to the one China principle and complying with the WTO rules,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EU banking system cooper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from the three angles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CFA, we should try first and first, actively explore the ways to deepen cross-strait banking system cooperation, with a view to removing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he obstacles to the in-depth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bank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which are constituted by institutional factors. To promote the common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nk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岸产业深度合作的制度框架及演化研究”(项目编号:2010B04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霍淑红;制度合作的理论思考及发展模式[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刘华;幺培基;;中美铁路行业治理制度及其效率的比较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庄美男;肖伯冬;;大连在东北亚合作与竞争中的定位及发展策略[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4 曾晓东;从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看大学内部治理——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田松青;试论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6 黄卫华;经济转型中的制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李若朋,荣蓉,吕廷杰;基于知识交流的两种产业协同模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王雷,李雅源;谈民营经济的成本控制型制度创新[J];商业研究;2003年01期
9 洪涌;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关系制度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23期
10 姜虹;制度设计中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茂松;曹虹剑;;论产业组织模块化[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叶明霞;;关系型融资: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思路[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钟高;徐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价值分析与国家利益的调整——基于国际制度合作论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林钟高;徐虹;;基于科层理论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文少保;;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囚徒困境——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时磊;杨德才;;决策群体、竞争规则与长期的经济增长——对新中国经济史的再解释[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杨友才;韦倩;黄少安;;引入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10 宋胜洲;;基于知识的演化经济学——对基于理性的主流经济学的挑战[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梅;地方公共投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严武;公司治理研究: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3 陶虎;中国证券监管制度效率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4 刘杰文;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方;上海投融资的产业调控与区域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剑锋;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朱琪;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8 李庆峰;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王春秀;矿业权市场及矿业权价值评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10 祝志勇;制度创新主体扩散论[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振羽;博弈论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2 姚肇欣;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与处置的制度性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陈忠斌;高等教育融资的制度安排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斌;团队利润分享和奖金激励机制有效性之博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上国;中国过渡时期制度非均衡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6 江伟;资本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王劲屹;中国证券市场“壳资源”配置的福利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8 吴一平;高校科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9 胡明晖;我国科技工业园制度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陈建伟;产业簇群研究:以浙江南浔为例[D];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卓凯;殷存毅;;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财经研究;2007年01期
2 时殷弘;论民族国家及其主权的被侵蚀和被削弱——全球化趋势的最大政治效应[J];国际论坛;2001年04期
3 宋渭澄;联合国体系下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国际政治效应[J];国际论坛;2003年02期
4 刘传春;全球化进程中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蔡拓,王南林;全球治理:适应全球化的新的合作模式[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单美英;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功能分析[J];兰州学刊;2003年06期
7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8 时殷弘;全球性交往、互相依赖和非国家行为体[J];欧洲;2001年05期
9 田野;全球治理中的制度供给:一种交易费用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10期
10 唐永红;;当前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可行性考察[J];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风雨;;ECFA签订对两岸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的浅析[J];时代金融;2011年15期
2 陈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挑战及对两岸签订ECFA的启示[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1期
3 周建成;;ECFA视阈下闽台服务业合作的新机遇及其利用[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张帆;;后ECFA时期闽台会展业合作发展研究[J];福建金融;2011年06期
5 胡焕武;;基于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ECFA[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6 李振广;;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台湾经济发展新机遇[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周呈奇;冯杨;;津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J];天津经济;2011年06期
8 刘小溪;;ECFA对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9 陈秋荣;;海峡两岸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展望及法律规制之调整[J];海峡法学;2011年02期
10 颜梅林;陈亮;;比较借鉴视角下ECFA争端解决机制建构研究——以WTO、CAFTA、NAFTA争端解决机制为鉴[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蕾;ECFA有利两岸 争取早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胡苏 沈汝发;台交会观察:两岸业界为ECFA时代“谋篇布局”[N];国际商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周远征;ECFA“花开”重庆台前幕后[N];中国经营报;2010年
4 王靖;ECFA之下的台商个体户[N];东莞日报;2010年
5 记者 周洲;两岸应用好并进一步开拓ECFA平台[N];国际商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蓝碧霞;ECFA新时代 厦门先行正逢其时[N];厦门日报;2010年
7 周旭娇;百名台协会长登报力挺ECFA[N];东莞日报;2010年
8 记者 兰良增 通讯员 胡晓琳;首票进口ECFA货物快速通关[N];石狮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孙楠;ECFA普惠两岸企业热盼扩容[N];国际商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战红;ECFA为两岸纺企“编织”新天地[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辰彦;论ECFA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赵苒;后ECFA时期两岸司法协助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闻莹翼;ECFA框架下海峡两岸私法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郝卿;ECFA下海峡两岸金融领域合作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陈殷;深化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分析[D];南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01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90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