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取向 + 政策框架 ; 参考:《中国金融》2011年01期
【摘要】:正记者:非常感谢周行长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货币政策取向的重要转变。请问"稳健"的内涵是什么?货币政策为何要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
[Abstract]:Reporter: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interview with China Finance magazine. The 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 held recently proposed that a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should be implemented, which is an important change in the ori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What is the meaning of "soundness"? Why should monetary policy shift from moderate easing to soundness?
【分类号】:F83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冬;;定向宽松与整体从紧[J];商界(评论);2011年08期
2 田娟;陈锋;;当前国际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及未来挑战[J];西南金融;2011年07期
3 关玉;;中美货币政策框架比较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J];经济师;2011年07期
4 ;金融动态[J];南方金融;2011年06期
5 顾海峰;;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体系及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7期
6 李衡;;CPI或超预期 加息可能提前[J];证券导刊;2011年21期
7 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J];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8 ;人物[J];中国总会计师;2011年06期
9 田拓;;后危机时代对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思考——兼评IMF关于管理资本流入的政策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10 让·皮萨尼-费里;;欧元区治理亡羊补牢[J];中国改革;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宁宁;;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政策协调机制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闫立良;央行定调当前货币政策取向:加强流动性管理[N];证券日报;2010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王召;货币政策取向宜积极[N];上海金融报;2003年
3 徐洪才;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今年货币政策取向[N];中国贸易报;2010年
4 夏青;成熟新兴两市场货币政策取向渐行渐远[N];证券日报;2010年
5 阎岳;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力度和节奏可进行微调[N];证券日报;2011年
6 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沈建光;新形势下的货币政策取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7 刘全彬;正确判断货币政策取向的五个信号[N];证券日报;2003年
8 记者 田俊荣;上半年新增信贷将超6万亿元[N];人民日报;2009年
9 晓旦;转向在不经意间开始[N];中国证券报;2011年
10 戴根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金融改革趋势及货币政策取向[N];深圳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孙音;流动性过剩、最优利率规则与通胀目标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与冲击响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邱荣海;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华t@欣;全球环境基金的产生和发展[D];复旦大学;2012年
3 叶春霞;资本账户逐步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D];四川大学;2005年
4 潘文荣;开放经济体下货币政策框架的取向[D];安徽大学;2011年
5 杨宏斌;论印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政策[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03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90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