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全球失衡:危机以来的变化、趋势展望及对人民币汇率政策启示

发布时间:2018-05-25 20:01

  本文选题:经常账户 + 人民币汇率政策 ; 参考:《国际贸易》2011年11期


【摘要】:正一、关于全球失衡的衡量指标尽管对全球失衡有着不同的界定,但基本上都指主要国家存在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本文认为,全球失衡是这样一种状态,即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持续增长,相应地积累了巨大的对外负债,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国家,日本和德国
[Abstract]:First, measures of global imbalances, while defining them differently, basically refer to the existence of balance-of-payments imbalances in major countr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global imbalances are a state in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continues to grow and, accordingly, accumulates huge external liabilities, while emerging Asian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Japan and Germany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8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芳;;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及其原因探析[J];现代商业;2009年20期

2 曲凤杰;;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代价[J];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33期

3 谭小芬;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4 张明;;次贷危机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6期

5 张瑞凤;李玲;;浅析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和对策[J];湖南农机;2007年11期

6 李欣桐;;我国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07期

7 覃东海;;欧美、中东和东亚:一个国际收支失衡的新框架[J];中国外汇;2007年01期

8 于水群;杨增雄;;美元的长期走势初探[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刘燕杰,王子先;国际储备适度规模与对外经济政策调整[J];管理世界;1992年02期

10 张斌,何帆;如何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方案和时机[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俊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中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内在稳定性和持续性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立振;张继华;;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及投资策略研究[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飞翔;黎开颜;;国际收支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4 吴丽华;;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分析和测算[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喻海燕;;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历史、特点与有效性评价[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毕志刚;;外汇理财业务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7 李玫;张晓鸣;;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静;陈建明;杜海涛;;基于货币分析理论的外汇储备动态调整模型及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丁骋骋;;外部均衡与人民币汇率制度:一个分析框架[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姚明龙;;基于“自适应预期-局部调整模型”的外汇储备规模实证分析[A];资本市场会计研究——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 范俊林;人民币应增强其背后“锚”的公信力[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丁骋骋;美日国际收支为何大相径庭[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杨涛;外汇世界第一 国家战略转型[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4 孙丹;IMF的全球救援困局[N];期货日报;2008年

5 何帆;警惕美国的“汇率武器”[N];国际商报;2005年

6 刘骏民;理解流动性膨胀:美元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危与机[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主持人 邹民生 乐嘉春;如何应对“美元本位”下国际收支失衡风险[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博士 张明;东亚外汇储备库——“坎坷并期待着”[N];国际商报;2007年

9 田帆,,戎昌海;美元走软考验国际货币体系[N];中国税务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王镇江;口伐美元:一场没有方向的战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骋骋;金融体系的结构差异与国际收支失衡[D];复旦大学;2007年

2 焦武;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马先仙;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王海南;我国国际收支失衡与人民币汇率的调节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张青龙;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7 竹俊;论创新与经常项目失衡[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沈姗姗;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申宏丽;我国外汇储备变动机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10 石岩;美元本位下的货币错配[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小兵;双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2 章程航;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陈磊;中国外汇储备的成本收益和适度规模[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李娥;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龚庆宇;对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6 马瑞;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6年

7 沈素素;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8 郑磊;论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邱艳涛;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戴利研;新兴市场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成因及其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34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934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