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基于博弈视角的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5 18:07

  本文选题:城市商业银行 + 银行监管 ; 参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摘要】:城市商业银行(Urban Commercial Bank,以下简称城商行)监管不能忽视社会公众(The gener-al public,以下简称公众)、监管当局(Regulatory Authorities,以下简称当局)及城商行的存在,实际上城商行监管是以上三者博弈的必然结果。城商行特殊的产权结构使得公众无论监督与否都不会带来其利益的损失,从而导致对城商行监管力度不够;而城商行在缺乏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又有地方政府和国家为其承担风险,其行为必将是冒险投资,满足自身效用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绝对控股权,使得城商行与当局或许有着因利益而"合谋"的可能。
[Abstract]:Urban Commercial Bank (Urban Commercial Bank) Supervision cannot ignore the existence of the gener-al public,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and the City Commercial Bank. In fact, city commercial bank supervis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above three game. The special property right structure of the city commercial bank makes the public,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supervised or not, will not bring about the loss of its interests, which leads to the insufficient supervision of the city commercial bank. While the city commercial bank lacks the perfect self-restraint mechanism, Local governments and countries take risks for them, and their behavior will be to risk investment and satisfy their own utility maximization.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s absolute control of CCB makes it possible for CCB and the authorities to "collude" with the authorities.
【作者单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银行资本监管、特许权价值与风险行为研究》(批准号:08JC790096)
【分类号】:F832.1;F2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静琦;;国际商业银行监管模式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科学;2007年11期

2 王刚;;国际银行监管理念的最新演进——基于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修订的分析[J];当代财经;2007年05期

3 阙方平;有问题银行:负外部性初步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07期

4 邓岩,丛继青;金融监管、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三者关系的辩证思考[J];山东经济;2004年01期

5 王晓龙;;市场约束与银行监管政策问题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阳;加入WTO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变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李敦瑞;郝嘉妮;孔群喜;;中国农村金融供给抑制问题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齐美东;;金融监管大部制: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设想与路径选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崔俊杰,余霞;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纵览及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5 王成渝;;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问题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张金霞;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然与约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马学玲;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比较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高山;;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陈代发,隆运勇;股市泡沫:机理、衡量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2年01期

10 倪铮;谈构建WTO体系下的银行监管机制[J];商业研究;2002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秦凤鸣;;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协调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2 蒋燕辉;李红红;周蔓卿;;全球金融危机凸显国际会计准则致命缺陷[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强;李立华;佘桂荣;;银行监管中的最优市场约束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3 石静雅;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控制与监管体系研究:国际经验比较及在中国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杜长江;系统性风险的来源、预警机制与监管策略[D];南开大学;2010年

5 胡静;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机制与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青;中国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洁;基于或有权益方法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王勤;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王飞;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张天祀;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完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生明;论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曹煜;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程铭;不良贷款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赵浩然;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模型及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熊攸敏;去杠杆化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新送;论我国金融统合监管制度的构建[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佟景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分析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D];江南大学;2010年

8 郑霄鹏;中国商业银行业的政府规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娇娇;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统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褚鹏;我国非正规金融市场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白钦先;20世纪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回顾和展望[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5期

2 毛红燕;谈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J];经济论坛;2000年12期

3 蒋海,刘少波;金融监管理论及其新进展[J];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4 陈子季;金融创新的宏观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00年05期

5 江其务;论中国转轨时期的金融风险[J];金融研究;1999年03期

6 周宗安;金融创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思维[J];山东金融;1999年07期

7 于良春,孔进;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银;王长彬;;电子商务企业竞争的博弈分析[J];管理观察;2008年08期

2 罗萌;;考试作弊的博弈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毛莹;;理性预期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博弈分析[J];武汉金融;2009年02期

4 沈培;;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劳动力转移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5 樊斌;鞠晓峰;;跨企业知识共享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6 周玉冰;刘辉;;博弈论及其案例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7期

7 沈琼;;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分析[J];金融经济;2011年08期

8 张秀英;;考试作弊行为的经济博弈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常帅帅;刘金平;;基于博弈论视角的煤炭企业实施绿色开采动力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6期

10 曾小江;关于存款机构变相提高储蓄存款利率的博弈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勇;汪贤裕;;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一种博弈分析[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刘荣添;叶民强;;建设代内小康环境中企业信用博弈分析[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3 陈绍刚;高兴佑;唐小我;;竞争条件下二度价格歧视均衡的进一步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刘远祥;田雨普;;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博弈分析[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李卫东;刘延平;;我国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博弈分析[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7 张佳;;地铁系统可持续发展博弈分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窦一凡;肖勇波;;供应链企业合作广告中的最优营销决策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10 孙守强;蔡国田;赵黛青;;广东省煤炭流动格局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利益博弈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陈旭敏;城市商业银行秘谋联合体[N];证券时报;2002年

2 ;2010年晋城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年度报告摘要[N];太行日报;2011年

3 周海波;城市商业银行走向“边缘”?[N];经理日报;2004年

4 李军;城市商业银行论坛在京召开[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赵怀珠 党均章;关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N];甘肃日报;2001年

6 ;城市商业银行 直面难点 信息化 发展定八条思路[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军;“城商行板块”雏形初现[N];中国信息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吕东;湖北打造省级商银“航母” 5家地级银行合并[N];证券日报;2010年

9 特派记者 卜令伟;城市商业银行应试水股权多元化[N];友报;2011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 杨家才;城市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缺陷及其重建[N];金融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佳;二手车交易风险研究及其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磊;中国职业安全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李爱喜;商业银行营销组合策略博弈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李晓娣;基于博弈分析的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陈天宝;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母小曼;我国土地收购储备的运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汪建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张伟;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合作行为与微观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胡乃鹏;我国房地产金融成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迎德;混业经营下的银行监管[D];山东大学;2007年

2 刘桂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竞争力及其评价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3 王国晶;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4 黄大为;论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并购重组发展趋势;黄大为[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正元;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6 管鹏;威海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聪珊;基于SWOT分析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宋s,

本文编号:1982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982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7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