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货币政策波动、银行信贷与会计稳健性

发布时间:2018-06-12 13:31

  本文选题:货币政策紧缩阶段 + 债务合约 ; 参考:《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如何通过改变微观企业行为来影响经济发展是学术界探讨得比较少的领域。本文在此方向上进行研究尝试,并以货币政策波动对企业会计政策稳健性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为切人点。具体来说,当货币政策进入紧缩期时,我们预期企业会计政策变得更加稳健,以更容易取得银行贷款。运用1998~2008年的年度数据,并根据央行要求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变化,我们定义2004、2006、2007年为我国的货币政策紧缩阶段。实证结果基本上支持我们的预期。我们进一步发现依赖于外部融资和拥有更高债务水平的企业会计稳健性更高,持有大量现金的企业会计稳健性更低,国有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更低。在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上,本文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会计稳健性的提高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
[Abstract]:How macroeconomic policy (such as monetary policy) affects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changing microenterprise behavior is a less explored area in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in this direction and t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uctu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conservatism of accounting policy and bank loans as the key point. Specifically, when monetary policy enters a period of tightening, we expect business accounting policies to become more robust to facilitate access to bank loans. Based on the annual data from 1998 to 2008, an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reserve ratio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changes of reloan rate and rediscount interest rat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e define 2004,2006,2007 as the stage of monetary policy tightening in China. The empirical results basically support our expectations. We further find that firms that rely on external financing and have higher levels of debt have higher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firms with large amounts of cash have lower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lower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terms of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helps enterprises to obtain more credit resources in the period of monetary policy tightening.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71032006和70972010)资助
【分类号】:F822.0;F832.4;F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远鹏;牛建军;;退市监管与应计异象[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2 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3年02期

3 姜国华,王汉生;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应该被“ST”吗?[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晶;;规范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6年08期

2 任月君;全面收益理论与损益确认原则——实现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利弊谈[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2期

3 方轶强;夏立军;李莫愁;;控制权转移后公司业绩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效率理论和管制理论的解释[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4 夏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新理念[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08期

5 陈旭东;;绩效预算的理论基础探源[J];财会月刊;2005年17期

6 陈少华;王荣昌;;适度稳健原则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11期

7 刘舒文;汪寿阳;;上市公司盈余稳健和资产负债表稳健的相关性[J];系统工程;2006年10期

8 庞碧霞;论稳健原则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9 陈旭东;黄登仕;;会计盈余水平与会计稳健性——基于分量回归的探索分析[J];管理科学;2006年04期

10 曹宇;李琳;孙铮;;公司控制权对会计盈余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5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ST政策——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寿喜;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李远鹏;会计稳健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冯萌;会计契约经济性质及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何平;公司治理对财务困境作用机理的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赵岩;盈余持续性、应计项目和现金流量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学华;管理舞弊控制与审计质量[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黄建华;第一大股东控股与盈利信息质量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陈旭东;企业生命周期、应计特征与会计稳健性[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刘舒文;会计稳健的检验及其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姚宏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财务困境预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蕴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佟欣;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颜淑姬;中期财务报告会计盈余与股价波动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于瑾慧;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郎荣娟;商业银行价值增长评估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艳;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的上市公司失败预警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廖晓丽;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8 黄清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成因及其规范对策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9 李伟;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成本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6年

10 范建国;基于价值创造和内幕交易的系现象实证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德明,毛新述,邓t,

本文编号:2009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09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8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