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人民币境外流通 + 利率 ; 参考:《学术交流》2014年02期
【摘要】:境外人民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必然会产生境外人民币的利率和汇率。目前在香港有人民币存款的利率,在中国周边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人民币与外币兑换的汇率。境外人民币的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一定会对境内人民币的利率和汇率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境外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及变动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香港人民币利率决定于香港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和供给,香港人民币需求比较稳定,香港人民币存款利率变动主要由香港人民币资金供给造成。香港人民币利率变动上限是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支付给香港银行的同业利率减去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存款业务的可变成本,下限是内地银行人民币存款利率减去套利成本。境外人民币汇率决定于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和供给,境外居民用外币购买人民币的汇率变动上限为内地外汇市场的银行用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汇率减去套汇成本,下限是内地外汇市场的银行用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汇率加上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兑换业务的可变成本。
[Abstract]:The overseas RMB circulation scale unceasingly expands, will inevitably produce the overseas RMB interest rate and the exchange rate. At present, there are RMB deposit rates in Hong Kong and exchange rates between RMB and foreign currencies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ound China. The change of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overseas RMB will definitely affect the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domestic RMB. Therefore, it is of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hange of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overseas RMB. The RMB interest rate in Hong Kong is determined by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RMB in the Hong Kong market. The demand for RMB in Hong Kong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change in the interest rate on renminbi deposits in Hong Kong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supply of RMB funds in Hong Kong. The upper limit of RMB interest rate changes in Hong Kong is the interbank interest rate payable to Hong Kong banks by the central branch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in Shenzhen, minus the variable cost of Hong Kong banks operating renminbi deposit business. The lower limit is the RMB deposit rate of mainland banks minus arbitrage costs. The exchange rate of overseas RMB is determined by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RMB abroad. The limit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for foreign currency purchased by overseas residents is the exchange rate of the banks in the mainl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that converts renminbi into foreign currencies minus the cost of arbitrage. The lower limit is the exchange rate that banks in the mainland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exchange renminbi for foreign currencies plus the variable cost of Hong Kong banks operating RMB exchange operations.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宗义;刘亦文;;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CGE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6期
2 余永定;;再论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5期
3 张光平;;货币国际化程度度量的简单方法和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升[J];金融评论;2011年03期
4 姚洪心;高印朝;;货币国际化收益与成本理论的国外最新研究进展[J];上海金融;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东玲;;货币国际竞争与人民币国际化[J];发展研究;2012年06期
2 赵然;;汇率波动对货币国际化有显著影响吗?[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1期
3 黄权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思路[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4 张国兵;安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资本账户开放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5 胡新平;;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2013年05期
6 蔡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纳什均衡[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06期
7 蔡薇;黄瑞玲;;从欧美债务危机透析人民币国际化[J];经济师;2012年03期
8 李秀芳;刘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问题与方向[J];理论探索;2012年03期
9 周宇;;论人民币国际化的两难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11期
10 顾海峰;王倩;;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条件及实现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蔡薇;黄瑞玲;;从欧美债务危机透析人民币国际化[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丁剑平;楚国乐;;对“特里芬两难”国际货币形成的检验——对贸易逆差的动态解读[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芹;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智;货币金融版图的国际区域扩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向雅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法律路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娄季芳;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李维刚;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傅冰;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与对策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7 张桂文;货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付丽颖;中日货币国际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钟阳;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马成芳;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渐进性[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雪;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孟捷;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海荣;人民币升值对山东省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邹小芳;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雷洁;人民币国际化可行性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黄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探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黄科峰;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侯轶卓;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9 王健;国际货币竞争的决定因素分析[D];外交学院;2012年
10 王冰;人民币债券市场体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国兵,王元颖;论"中元"共同货币区的构想与实现路径[J];财经研究;2003年06期
2 张红梅;姜丽丽;李春晓;;人民币升值与人民币国际化的互动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梁隆斌;;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探讨——基于东亚和欧盟的对比性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7年08期
4 李婧,管涛,何帆;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现状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5 魏昊;戴金平;靳晓婷;;货币国际化测度、决定因素与人民币国际化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6 丁剑平,王 君;中国和印度对资本项目开放的探索和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7 张青龙;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一般均衡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8 赵海宽;人民币可能发展成为世界货币之一[J];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9 东木;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10 查贵勇;对人民币国际化一些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燕;;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利率决定的理论与实践以及运作绩效评价[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11期
2 齐春宇;;小额信贷、高利率成因及其缓解[J];改革;2008年10期
3 张雷;;银行同业存款利率决定原则及实践[J];国际金融研究;1993年03期
4 马文彬,罗巧根;利率的动态议价过程新模型:一种新的利率决定理论[J];财贸研究;2003年02期
5 王文平;魏波;;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决定:一个逻辑分析框架[J];价值工程;2006年12期
6 黄建宏;齐君;;利率决定理论发展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5年06期
7 罗巧根,周玉佳;对新古典利率决定理论的反思[J];经济论坛;2003年21期
8 高路明;论利率作为内生变数和政策变数如何确定和统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9 吴术团;;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必然性[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11期
10 毛捷;金雪军;;经典利息理论及其蕴含的贷款定价思想[J];技术经济;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屠新泉;孙娜;;人民币汇率与反补贴:牵强的挂钩[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屠新泉;孙娜;;人民币汇率与反补贴:牵强的挂钩[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3 王雅杰;陈立国;曹道胜;;外汇市场的定单流决定和影响汇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任治君;;关于卡塞尔汇率模型中的汇率决定问题[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杨;;用发展的马克思汇率理论分析汇率变动的效应[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宋辅良;;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鼓与呼[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英央行高举维稳大旗 大选因素令英镑陷入迷茫[N];上海证券报;2010年
2 招商银行外汇交易室;利率话题主导汇市[N];证券时报;2006年
3 应时投资 严谨;英国央行升息周期或将见顶[N];证券时报;2007年
4 应时投资研发部;美元强势反弹[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交易员 刘汉涛;美元全面滑跌 澳元冲高回落[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李璐;联储利率决定临近 美元买意突起[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王蔚祺;韩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韩元不降反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姜柯淳;关注几大央行利率决定[N];汕头日报;2006年
9 中国银行 袁尧;加息涛声依旧汇市扑朔迷离[N];证券时报;2006年
10 经易金业有限责任公司 柳宇宁;揭开金市变化的面纱(下)[N];中国黄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妮;汇率时间序列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及组合预测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孙叶萌;汇率决定理论和汇率预测[D];吉林大学;2008年
3 王磊;人民币汇率水平合理性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4 张风科;非正规金融视角下的地摊银行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陶晓龙;汇率决定与波动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徐扬;中国参与国际货币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姚晓东;基于国际货币合作视角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孙佚;汇率理论演变与趋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黄先禄;汇率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肖建军;开放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决定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召凯;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郭玲;金融危机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与路径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邓微子;人民币境外流通与国际化[D];湖南大学;2011年
4 吴晓丽;人民币国际化障碍及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曹振园;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6 刘涛;汇率决定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梅光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和问题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汪青霞;俄中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福利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姜明磊;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1年
10 林斌;对外贸易中人民币计价结算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0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2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