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三元悖论困扰下的中国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2018-06-15 17:35

  本文选题:三元悖论 + 资本流动 ; 参考:《当代财经》2011年07期


【摘要】:中国正面临越来越大的"三元悖论"困扰,即在维持有限的汇率制度弹性以及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同时,持续面临着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入。实证研究发现,在面临大规模的外汇资本积累后,央行的外汇冲销水平在2006年第3季度后下降了,但总体上看,中国货币供应还存在一定的自主性。由于外汇冲销存在一定成本,央行应提高成本较低的回购操作比重,降低成本较高的央行票据操作比重。考虑到"十二五"规划已经制定了扩大内需战略,来自经常项目盈余的外汇流入会持续下降,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控制和引导,限制热钱流入应该是中国今后应对外汇资本流入的重点。而只有人民币成为国际信贷货币,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外汇积累的货币效应以及货币错配风险。
[Abstract]:China is facing more and more problems of "ternary paradox", that is, while maintaining limited exchange rate regime flexibility and monetary policy autonomy, China continues to face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capital inflow. The empirical study found that after the massive accumul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capital the central bank's foreign exchange sterilisation level declined after the third quarter of 2006 but on the whole China's money supply still has some autonomy. Because there is a certain cost of sterilizing foreign exchange, the central bank shoul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repurchase operation with lower cost and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central bank paper operation with higher cost. Considering that the 12th Five-Year Plan has formulated a strategy for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nd that foreign exchange inflows from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will continue to decline, China has targeted and directe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stricting hot money inflows should be China's focus on foreign exchange capital inflows in the future. Only when RMB becomes an international credit currency can the currency effect of foreign exchange accumulation and currency mismatch risk be eliminated.
【作者单位】: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088)
【分类号】:F832.6;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再勇;;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0年01期

2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10期

3 范从来;赵永清;;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1996~2008[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4 孙华妤;;传统钉住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1998~2005[J];世界经济;2007年01期

5 胡再勇;;我国的汇率制度弹性、资本流动性与货币政策自主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小云;肖立晟;王博;;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研究——基于贷款供给函数的再考察[J];当代财经;2010年11期

2 陈享光;袁辉;;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4期

3 陆荣;王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效果[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4 王三兴;王永中;;资本渐进开放、外汇储备累积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5 章和杰;梁晓;;货币政策绩效研究文献综述——基于篮子货币汇率制度[J];消费导刊;2009年20期

6 许亦平;张鹏;林桂军;;1979—2009:三十年中国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7 苏华山;;我国汇率制度弹性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基于1994年1月—2011年9月数据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卫迎春;邹舒;;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7期

9 栗书茵;;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路径选择[J];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10 曹辉;张士云;;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海南金融;2010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2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胡冬梅;持续贸易顺差背景下的中国货币政策选择[D];辽宁大学;2008年

4 付岱山;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刘艺欣;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庄佳;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陈作章;日元汇率升值趋势与日本经济内外均衡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张代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数量规则与价格规则的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唐伟;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范旭东;中国股票市场半强势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明;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焕焕;开放经济下泰勒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适用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3 王红丽;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易飞达;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宋朋林;中国外汇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刘佳;2007年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曾凡军;资产非完全流动下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货币政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王彦;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9 林婧;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刘博;汇率、贸易顺差与我国货币供给关系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华妤;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障碍和对策探讨[J];金融论坛;2004年09期

2 孙华妤;;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检验——基于1994-2004年数据[J];当代财经;2006年07期

3 孙华妤;“不可能三角”不能作为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依据[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8期

4 谢多;国际收支盈余与中央银行对冲操作[J];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03期

5 谢平,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Z3期

6 张斌,何帆;如何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方案和时机[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2期

7 王水林,黄海洲;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及对相关政策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8 赵蓓文;从“蒙代尔三角”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9 刘锦虹;从“三元悖论”看当前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矛盾[J];经济评论;2004年05期

10 孙华妤;从货币内生性看利率下调之必要[J];经济学动态;199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春婵;;资本流动、货币错配与外源融资成本——基于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4期

2 陈龙梅;;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7期

3 王伟;;三元悖论解析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高玺龙;金融全球化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影响的渠道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6期

5 严佳佳;赵志燕;;三元悖论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经纬;2010年05期

6 侯峰;桂华斌;;三元悖论与我国汇率制度的完善[J];统计教育;2007年02期

7 陈智君;;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重新解读“三元悖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翁光明;张国强;;对“三元悖论”理论的再认识[J];时代金融;2009年04期

9 俞乐;;从“三元悖论”看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J];时代金融;2009年06期

10 李波;国内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实证分析及其影响[J];海南金融;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孙军;;山东省资本流动失衡原因分析及对策[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郑海青;;双边股权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陈红泉;;固定汇率下我国金融开放的风险防范[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豆建民;;我国省际资本流动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6 殷德生;;经济开放、资本流动与产业集聚[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郝久娃;;基于多项式回归模型的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武巍;刘卫东;;东部发达地区本地金融市场培育与形成机制研究——以浙江上虞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黄超;;重视“邪教经济”问题[A];防范抵御邪教、构建和谐社会——2005年中国反邪教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储幼阳;;贬值的收缩性与人民币汇率制度[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宇 姚均芳;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监管[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陆绮雯;资本流动激增,带来发展潜力[N];解放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郭玉志;农村土地产权市场搭建资本流动平台[N];中国企业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周雪松;2005年亚太地区房地产跨境投资增幅全球第一[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5 记者  梁志超;中国地产仍将强劲增长[N];房地产时报;2006年

6 芬兰图尔库大学东亚研究中心 奥提洛瓦;移民资本流动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丁骋骋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博士生 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资本流动怪圈”源于先天不足[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全球资本风云际会· 流动之激[N];上海金融报;2006年

9 郭振纲;民间资本监管能“绕着矛盾走”吗?[N];民营经济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雨谦;2011年 围堵热钱之策[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翔;中国货币供应形成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林晶;国际资本流动与拉美经济稳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李莹星;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与资本流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4 王素琴;货币错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王珏;贸易与资本流动:理论范式与中国的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6 郭毅青;汇率制度选择分析—兼论澳门汇率制度选择[D];暨南大学;2009年

7 贺庆春;中国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鲁万峰;货币供应环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林东海;论汇率制度:历史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彭文斌;资本流动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茗;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郭敏;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钱科;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非正常资本流动的成因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彦敏;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梁虹;中国资本流动突然停止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的实证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甘顺利;中国金融部门货币错配测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京;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8 谷家奎;我国货币错配程度测算与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晓欢;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王佳佳;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22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22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5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