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货币流动性与我国资本形成

发布时间:2018-06-20 10:43

  本文选题:货币流动性 + 资本形成 ; 参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摘要】:加快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解决我国内外失衡问题的一个途径,这需要对资本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基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根据中国现实建立了货币流动性与资本形成的关系,从货币流动性的存量和流量两个方面作了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流动性M_1/M_2上升会降低资本形成率,M_1增速与M_2增速比例扩大会提高投资增长率,因而从政策层面应该优化货币结构,完善资本形成机制。
[Abstract]: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avings to investment is a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imbalance in China, which need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capital forma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Marx's monetary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China,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tary liquidity and capital formation, and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tock and flow of monetary liquid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monetary liquidity M1 / Map-2 will reduce the rate of capital format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ratio of M / M / M / M / M / M / T will increase the rate of investment growth. Therefore, the monetary structure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the capital formation mechanism should be improved from the policy level.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强;中国货币供给、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兼论中国货币政策中介变量选择[J];财经研究;2001年08期

2 李治国;张晓蓉;徐剑刚;;资本形成与货币扩张的互动关系:解析中国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10年06期

3 任碧云;;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M2和M1增速剪刀差逆向扩大现象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4 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5 彭兴韵;;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6 卜永祥;我国货币流动性的周期变动及其成因[J];金融研究;1999年08期

7 王振营;货币结构的动态研究[J];金融研究;1997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喜梅;;产权制度:构建社会信用制度的基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李智;秦艳梅;;对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刘春季;;我国货币中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4 章向平;;凯恩斯的基本经济思想及政府干预论[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章向平;;芝加哥学派与凯恩斯主义的争论[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易可君;毕超;;交易成本范式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王国刚;;Overcapitalization in China’s banking system[J];China Economist;2008年06期

8 陈茜茜;;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其机理分析[J];沧桑;2010年02期

9 包明华;倪晓宁;;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J];财经科学;2009年03期

10 艾洪德;郭凯;;流动性过剩、利率期限结构与最优利率规则[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韩曙平;李平;;2007年前后中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丁晓安;;主观预期与客观约束: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现实路径[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3 陈志斌;曹屿峥;;宏观政策的微观作用机理与着力点解析——基于西方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第3卷第1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陈文政;中国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挺;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D];南开大学;2010年

4 田蕊;流动性冲击与金融稳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孙绪华;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与效率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世华;中国失踪货币和流动性过剩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高雪萍;中国农村人类发展中的财政支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张Z,

本文编号:2043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43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8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