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与通胀预期
本文选题:实际利率 + 负利率 ; 参考:《中国金融》2011年16期
【摘要】:正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根据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还是根据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央行都不可能专门针对负利率而频繁调整基准利率实际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后计算出来的真实利率,标准的计算公式为: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实际利率为负,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负利率"。
[Abstract]:In the long run, whether according to the monetary policy goal of the central bank or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it is impossible for the central bank to adjust the real interest rate of the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frequently according to the negative interest rate. It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economics that the central bank can adjust the real interest rate of the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frequently. The real interest rate is the real interest rate calculated after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excludes the price rise factor. The standard formula is that the real interest rate is equal to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minus the expected inflation rate. If the real interest rate is negative, it is what we commonly call a negative interest rat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分类号】:F8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琛;;“负利率”与我国当前货币政策选择[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张允中;抑制通货膨胀——对利率调整的思考[J];企业经济;1989年02期
3 乔海曙;陈志强;;负利率对房地产市场扩张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09年01期
4 曹朝晖;康琳婕;;解读我国高储蓄现象之谜[J];商场现代化;2007年02期
5 肖文发;;论负利率之矫正[J];浙江金融;1990年01期
6 张忠平;我国现阶段居民储蓄存款实际利息率估算初探[J];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J2期
7 张合金,杨充,范旭东;我国存款负利率的经济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付小玲;银行加息的实证分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陈之荣;;金融危机下的人民币外升内贬及负利率问题研究——兼论内外均衡的宏观调控政策[J];金融经济;2009年06期
10 ;观点[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封思贤;;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徐瑾;;国债回购交易中融券方的成本和考核指标[A];上海烟草系统2002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2年
3 刘明;朱斌;;基于永久收入假说的中国储蓄率研究——中国城乡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安南;李晨冈;;美国金融创新基础理论残缺与时点价值科学发现[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章嘉琳;;美国利率、经济走势及对华经贸政策[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邱询昱;赵帆;;美联储中性货币政策特点及运行实效[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喜梅;;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形评价[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元月;丁文;;宏观金融不稳定对青岛市经济波动的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郭琪;;差别化金融调控与信贷结构调整——基于货币政策传导视角的分析[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建锋;如何改变实际负利率[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谢晓冬;存款负利率基本纠正[N];市场报;2007年
3 谢晓冬;存款负利率基本纠正 储蓄搬家或延缓[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贾柱;加息成为一种常态?[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刘秀浩;券商谨慎乐观 房价继续下跌余地不大[N];东方早报;2008年
6 张达;专家激辩利息税之“存废”[N];证券时报;2007年
7 王苹;负利率容易助推房市或股市泡沫[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联合证券 郭飞舟邋曹光亮;解读A股市场高市盈率之惑[N];证券时报;2007年
9 张旭东邋王宇;稳定通胀预期,,央行宣布今起加息[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黄玉迎;利息税调减将缓解储蓄负利率[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为;关于黄金定价的一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玉红;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吴启权;动态利率期限结构及其在衍生品定价中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陈尊厚;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汪彩玲;实际汇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朱毅;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及其对实体经济影响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李壑;货币非中性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韩秋;金融深化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稳定[D];吉林大学;2007年
9 焦巍;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率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龙成学;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婷;负利率与中国货币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毛晓亮;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用分析及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丽娟;人民币实际利率与实际有效汇率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陈志强;负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扩张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方宜霞;实际利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王进;美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及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凤;我国利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余鹏程;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私人储蓄率下降之谜[D];复旦大学;2011年
9 田志强;利率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陈训波;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55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5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