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结构、激励相容与我国银行监管目标的定位
本文选题:信息结构 + 激励相容 ; 参考:《求索》2011年11期
【摘要】:次贷危机阴霾未散,各国金融监管改革尚在探索中,体现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是提高银行监管效率的关键。本文从我国银行业信息结构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银行监管体系中各主体的激励现状,重新审视我国银行监管目标的定位。
[Abstract]: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has not been over, and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s still under exploration. The ke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ank supervision is to reflect the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of bank supervis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anking information structure in China,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orientation of banking supervision objectives in 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incentive status of various subjects in China's banking supervision system.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BA036) 湖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11HDSK052)
【分类号】:F8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蒋海,刘少波;信息结构与金融监管激励: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2 巴曙松;;金融消费者保护:全球金融监管改革重点[J];资本市场;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沛;;金融危机后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姜伟;;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8年31期
3 梁涛;张健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中国企业征信系统的完善[J];社科纵横;2011年07期
4 陈静;;金融产品监管的国际实践及启示[J];中国货币市场;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勤;基于消费者保护的金融监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李沛;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傅英略;激励相容:中国有效银行监管机制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冰玉;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及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刘伟;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凌松;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宋杰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杨巧;个人理财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海;金融监管中的激励冲突与调整[J];财经研究;2004年01期
2 江其务;论金融监管[J];财贸经济;2001年03期
3 蒋海,钟琛,齐洁;对金融监管理论基础及其政策的反思[J];经济科学;2002年04期
4 蒋海,刘少波;金融监管理论及其新进展[J];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5 王君;金融监管机构设置问题的研究——兼论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01期
6 陆磊;信息结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中的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7 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8 杨家才;金融监管面临的六大矛盾及化解对策[J];金融研究;1999年05期
9 韩龙,周茂荣;论WTO框架下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的关系[J];世界经济;2002年04期
10 易宪容;美国金融业监管制度的演进[J];世界经济;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自云;激励相容:银行监管的发展方向[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7期
2 陈维胜;完善银行监管体系 确保我国金融安全[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02期
3 欧阳世伟;法国银行监管体系简介[J];中国外汇管理;1997年02期
4 杨忠海;美国的银行监管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求是学刊;1998年01期
5 鲁志勇,于良春;银行激励相容监管的机制设计[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6 陶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银行监管体系的挑战[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9期
7 邓艾;任万鹏;;激励相容理论在金融监管中的效用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5年06期
8 周小川,研究生,王信;从信用评级制度的国际比较看我国金融体制中信息结构的选择[J];国际金融研究;1997年08期
9 姚尔强;信息不对称与股票市场效率[J];中国流通经济;1999年02期
10 何自云;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连福;高楠;赵梦琳;;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股票回购效应的影响研究——来自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公开市场股票回购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张程睿;王华;;公司透明度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基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李延喜;;产权交易中的利润操纵行为分析与识别[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汪洋;;通过完善征信机制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郭梅亮;徐璋勇;;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一个比较的视角——兼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解释[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范元伟;;国家助学贷款的校际差异性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琦;;“规模歧视”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基于湖南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梁菲;陈丽珍;;基于斯宾塞信号传递模型的风险投资项目选择博弈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蒋义宏;陈辉发;;年报披露及时性与投资决策相关性——基于股票投资者视角的调查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ST政策——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巴曙松;金融监管要激励相容[N];证券时报;2003年
2 记者刘彩娜;银行监管体系要反复论证 戴相龙解答金融热点[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3 纪敏;激励相容:让金融监管效用最大化[N];上海证券报;2005年
4 巴曙松;激励相容:新资本协议精髓[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激励相容监管:理性分析与体系构建[N];上海金融报;2004年
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何自云 博士;激励相容:银行监管的发展方向[N];金融时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艳;反思次贷:信息不对称妨碍评级公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徐晓明;如何加强监管化解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困局和危机[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毕舸;按揭贷款方式不透明折射“信息暴利”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10 陈枫;用统筹理论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N];中国证券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太华;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许文彬;信息结构、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进[D];厦门大学;2003年
3 许清正;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尚静;银行资本监管绩效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杨睿;中国私募股权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曾劲松;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研究:定价因素及信息迁移效应[D];南开大学;2009年
7 粟勤;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文先明;风险投资中信息不对称及风险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李波;信息不对称与股票价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程文红;信息不对称与风险投资的契约设计[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造时;我国银行业激励相容的监管体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任莉;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次贷危机成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齐洁;金融监管的激励机制与制度安排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杨丽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国际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苗晓蕾;XX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融资信贷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罗颖;会计信息质量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杨国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对股票流动性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8 高居先;信息不对称影响下股权结构与流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侯玲;信息不对称下的我国银企信贷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10 韩迎飞;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银行业信用风险监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69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069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