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民间金融服务机构监管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4 12:3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间金融的蓬勃发展与民间金融服务机构监管立法的严重滞后,必将促使民间金融服务机构监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受到政府的重视。然而从实践上看,我国民间金融服务机构的监管立法现状不容乐观,并严重影响了其自身发展,也制约了其活跃民间金融市场作用的发挥。在总结域外民间金融服务机构监管立法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应在明确监管主体、监管方式和监管权限的基础上,对民间金融服务机构的设立登记进行科学布局,实行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双重监管模式,确立以担保制度为核心的法律责任追偿机制。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private finance and the serious lag of the legislation of supervision of private financial service institutions will certainly promote the supervision of private financial services institutions as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which will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y the government. However,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upervision legislation of the private financial service institutions in our country is not optimistic, and has seriously affected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restricted its role in activating the private financial market.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legislation on the supervision of non-government financial service institutions, an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our country should make clear the subject of supervision, the way of supervision and the authority of supervision. This paper makes a scientific layout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registration of private financial service institutions, implements the dual supervision mode of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industry self-discipline, and establishes the legal liability recovery mechanism with the guarantee system as the cor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重点项目“体制外金融与安徽小微企业对接服务机制和风险防范研究”(SK2013A011) 安徽省软科学项目“安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金融支持体制优化研究”(1302053044)
【分类号】:D922.28;F83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霍再强;;国外农村信用社组织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8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滕昭君;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希慧;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车丽华;我国非正规金融规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常健;;论中央银行的核心角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分析——兼谈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宾凯;;法律如何可能:通过“二阶观察”的系统建构——进入卢曼法律社会学的核心[J];北大法律评论;2006年00期

4 王康敏;;通过“法盲”的治理[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孙国东;;法律哲学的社会—政治基础——论马克思法律理论建构的“社会—政治法律哲学进路”[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6 左德起;;刑事侦查权的司法介入[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7 王彬;;美国司法语境下法律解释的宪政困境及其消解[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8 齐加将;;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探究——以法的利益本位为进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李杰赓;;在法律的稳定性与变动性之间——对布莱克斯通法律观的简要评释[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马可;;文明演进中利益衡平的法律控制——兼论通向生态文明的法律理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钭晓东;;生态文明、风险社会与环境法功能进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印大双;;中国法律推理研究现状与展望[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6 陈岷;;论农村资金互助社立法的若干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7 邓淦华;张华;陈丹;;劳动合同法:在自治和干预中走向和谐的路径选择——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文件和司法解释为切入点[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8 胡桥;;大法官的身份及良心——法与宗教关系的一个例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9 温卓文;;贵州地方立法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10 王继恒;;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法变革——基于和谐、人本与生态化三个问题面向的展开[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3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于家富;清乾隆朝强化“国语”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9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管晓中;国际证券侵权关系之管辖权与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晨超;论我国刑事司法判例模式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静;试论刑事司法中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邵平;行为推定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曾细琼;论电子商务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钱学云;中国本土语境下的法律建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蝶;我国环境民事诉讼制度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8 李少伟;我国商业银行债权法律保护机制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李合欢;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及其例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董健君;被告人认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英;;对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的探讨[J];北方经济;2006年24期

2 詹花秀,陈柳钦;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探讨[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3 王卓;吴迪;;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监管制度的创新路径[J];财经科学;2007年10期

4 卢慧;;经济增长与民间金融发展:市场化制度的转轨[J];财经论丛;2008年02期

5 冯兴元;合会组织的是与非[J];银行家;2005年08期

6 周立;;三次农村金融改革评述[J];银行家;2006年03期

7 冯兴元;;民间金融期待阳光化[J];银行家;2006年11期

8 江曙霞,马理;民间信用生成逻辑的解析及疏导原则的确立[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9 卓凯;;非正规金融契约治理的微观理论[J];财经研究;2006年08期

10 赵小凡;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国际借鉴与国内考察——兼论我国两类征信体系的整合[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赵江山;[N];经济参考报;2006年

2 本报驻柏林记者 魏爱苗;[N];经济日报;2005年

3 李建 冯增炜;[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慈锋;[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正清;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及效应[D];西南大学;2006年

2 张庆亮;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于丽红;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4 陈蓉;论我国民间金融管制的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立立;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及其规制探析[D];吉林大学;2005年

2 刘刚;混业经营条件下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法律定位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王凤英;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莹丽;;日本金融ADR机制探析[J];财贸研究;2011年01期

2 刘长征;;WTO有关法律制度对我国金融法制的影响评析[J];经济前沿;2006年12期

3 左平良;;贫困农户信贷权及其实现的经济法分析[J];政治与法律;2010年11期

4 蔡镇疆;;城镇低收入群体信贷权的经济法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吴勇;对出台《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的思考[J];上海汽车;2004年05期

6 涂永前;杨鑫瑶;;美国个人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设立之争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李金泽;世贸组织法律制度与我国金融法制建设[J];中国金融;2001年08期

8 罗彦,李凯;英德资本市场监管法律框架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06期

9 张燕;付丽芳;;金融业全面开放后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法律风险探析[J];特区经济;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江合宁;汪林峰;;欠发达地区信贷服务“三农”的法律支持——以定西市涉农信贷为例[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2 彭涛;;基金产品零售中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国文;职责清晰明确 法律体系完善[N];法制日报;2005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深圳中小企业 发展促进条例公布[N];证券时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倩;国际板市场投资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张翼飞;试论我国涉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律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3 梁晓燕;高智发明投融资模式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赵冬红;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63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163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5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