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地区行政层级、信息基础与金融集聚的路径选择——基于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10 20:34
【摘要】:文章基于区域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相关理论,采用2003-2008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和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金融集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归并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地区行政层级和信息基础设施整合而成的"信息源"是金融产业集聚的主导力量,金融产业还偏好向人均收入高、消费高和国际贸易发达的地区集聚,人力资本对金融集聚的约束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对金融集聚呈现"挤出效应";鉴于目前中国信息中心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尚不健全,金融集聚路径中对信息源的追逐更多地表现在对地区行政层级的偏好上,以期获得更多的政策性信息和"政策租"。因此从长远发展看,政府在对现有路径的把握上,应注重完善金融信息的市场形成机制,谨慎处理好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行政管理与市场的边界,为构建功能健全的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奠定基础。
[Abstract]: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regional economics,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finance, this paper adopts the panel data of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2003 to 2008 and the modern econometric analysis method, and make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ormation source" form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administrative hierarchy an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s the leading force of financi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lso prefers to gather in areas with high per capita income, high consumption and develop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constraint of human capital on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is not significant, and fixed asset investment has "crowding out effect" on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The pursuit of information sources in the path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is more manifested in the preference of regional administrative level in order to obtain more policy information and "policy rent".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erfecting the market forming mechanism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carefully handle the boundary between administration and market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financial center. To build a sound function of the multi-level financial center system lay the found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D625;F8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爱艳;宁军明;;珠三角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J];海南金融;2008年08期

2 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3 陈元;;开发性金融与中国城市化发展[J];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4 张杰;谢晓雪;;政府的市场增进功能与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J];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5 任英华;徐玲;游万海;;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6 赵晓斌;;全球金融中心的百年竞争:决定金融中心成败的因素及中国金融中心的崛起[J];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敏杰;;河北省城市建设水平的主成分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张世晓;;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倪经纬;罗林;;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机制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4 常健;;“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陈亮;李杰伟;徐长生;;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数据分析[J];管理科学;2011年01期

6 石沛;蒲勇健;;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的空间关联机制研究[J];技术经济;2011年01期

7 吴彦俊;;约束条件下燃料项目发展的模型及分析框架[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8 戴志敏;郭露;;江西省物流产业发展与金融集聚适配性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9 王文越;杨婷;张祥;;欧洲金融中心布局结构变化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J];开放导报;2011年03期

10 刘煜辉;沈可挺;;中国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问题、挑战与对策——基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状况的分析[J];金融评论;2011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凤超,王亚范;关于区域金融成长的理性探讨[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王小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财政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17期

3 刘春霞;;产业地理集中度测度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4 范九利,白暴力;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法估计[J];经济论坛;2004年11期

5 青木昌彦 ,凯文·穆尔多克 ,奥野(藤原)正宽 ,赵辰宁 ,张橹;东亚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新诠释:市场增进论(上篇)[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05期

6 林毅夫;李志峗;;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J];经济学(季刊);2005年03期

7 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8 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9 张军,金煜;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10 郭树清;;中国经济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问题[J];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海;;中国行政管理需要瘦身[J];东北之窗;2007年06期

2 孙昭;;地方政府层级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现实选择[J];领导科学;2009年11期

3 宋晓驰;;基于历史视角的“省管县”体制改革浅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7期

4 姚洁;;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探讨[J];东岳论丛;2006年03期

5 蔡承荣;;试论天津金融中心的兴衰与再创辉煌[J];天津党校学刊;1995年01期

6 齐勇;谢春;;“省直管县”体制不应“一刀切”式推开[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齐勇;谢春;;对“省直管县”体制的反思[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倪超英;;对中央与省级政府责权划分问题的一点认识[J];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9 王丙川;李圆圆;;权责调整视角下的政府层级改革趋向——以地级行政建制的演变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杨于泽;;在减少政府层级中释放社会活力[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立峰;;浅析我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长三角经济区小资料[A];长三角地区公交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纪晓岚;;上海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战略定位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4 张殿发;杨晓平;童亿勤;;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一体化浅析[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小桐;;用新高度、新理念研究长三角都市圈公路的发展[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4年

6 吕仁杰;;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环境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金本宽;;深化长三角港航能量整合与优势互补 构建区域水运经济更大发展空间和更高发展平台[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港口航运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金本宽;;深化长三角港航能量整合与优势互补 构建区域水运经济更大发展空间和更高发展平台[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章铮;;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思考[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造奇;;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科技期刊发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科技期刊发展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鲍蔓华邋李宏;杭州市政府与政协共商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大计[N];人民政协报;2008年

2 通讯员 卢昕 记者 洪光豫;推动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发展[N];杭州日报;2009年

3 王琦;杭州 打造“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N];商务时报;2009年

4 记者 王力;合力推进加快打造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N];杭州日报;2008年

5 袁飞;李超:央行保护各地发展金融的积极性[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宗满意;借鉴国际金融经验和方式[N];厦门日报;2008年

7 谢晓冬;谋划金融中心北京拟建三大金融服务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欧文;伦敦成为全球首选金融中心[N];中国贸易报;2005年

9 ;对外资开放上海将更快一步[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董秋彤;沈阳将构建东北金融中心[N];中国企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玉;中国市管县体制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鹰;FDI集群研究:以长三角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宜春;安徽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殷兴山;金融服务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张沐;金融业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陈晓南;创业投资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D];四川大学;2005年

8 晏宗新;金融业管制与竞争理论研究——兼论中国金融业的管制问题[D];厦门大学;2004年

9 许南;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效率与运营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袁阡佑;东北产业集群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卓;政府层级改革方向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陈浩;解决基层财政困难视角下地方政府层级问题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3 王俊莲;政府层级改革视角下的省直管县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胡苏娜;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回浪效应”与“扩散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冯彬;长三角人才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贾红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行政层级改革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柏程豫;“大武汉”与长三角城市圈联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岚兰;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机制和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洪小燕;长江三角洲大城市近郊小城镇职能与结构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胡晓东;长三角区域行政一体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76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176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d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