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对资产配置的风险分散价值研究
[Abstract]:......
【作者单位】: 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上海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组合管理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研究项目(09YJE790002)
【分类号】:F724.5;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章晟;余攀;;跨市场相关资产价格互动的实证研究——以金属铜为例[J];财贸经济;2008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戎燕;铝期货价格与铝业上市公司股价的内在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2 高峻航;中国跨市场黄金投资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林;秦伟良;;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2 胡波;吴昼平;沈叶丹;;宏观经济变量与股价指数的协整关系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郑直;沈颂东;王哲;;VAR模型在3G用户规模预测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殷霄雯;;基于时间序列的南昌房地产价格指数模型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潘雷驰;;我国税收增速变动征管成因的定量研究——1978—2005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6 陈新国;肖新新;;煤炭产量与经济增长——基于山西面板数据协整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年04期
7 李松臣;张世英;;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变结构协整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3期
8 刘思东;杨洪明;童小娇;;电力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7期
9 陈昊;;基于非高斯分布GARCH模型的负荷预测[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7期
10 郑建常;;青藏高原对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影响的统计学证据[J];地震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昊;张钊;陈强;李翔;;基于非高斯分布GARCH模型的负荷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柏叶;孙静春;常琳;;汇率波动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琼芳;基于Copula理论的金融时间序列相依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郑仲民;金融资产价格跳跃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鲁帆;基于协整理论的复杂动态工程系统状态监测方法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韩芳;新疆住宅房地产市场区域差异与宏观调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5 韩金山;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曹广喜;基于分形分析的我国股市波动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孙冬;基于协整、VEC、GARCH-M模型的人民币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刘莹;对冲基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何彬;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运鹏;基于GARCH模型的金融市场风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梦霞;中国股票市场一体化进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政;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孟庆运;我国铜、铝期货价格的波动行为特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峰;次贷危机下中美金融市场波动溢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毕磊;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及波动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李燕林;期货交易保证金模型评价及最优比例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徐斌;基于改进的GARCH模型预测风险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刘星;上海股票市场Beta系数时变性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郑辉(Zheng,,Hui);中国金融市场的有效性、波动性及联动性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淑娴;沪铜期货价格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小玲;;对我国个人黄金投资品种的分析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吴顺达;;再论黄金投资[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刘庆富;王海民;;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研究——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经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4期
4 刘凤军;刘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农产品大豆为例[J];财贸经济;2006年08期
5 李海英;马卫锋;罗婷;;上海燃料油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基于GS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7年02期
6 刘庆富;仲伟俊;;我国金属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田传战;姚德良;;世界黄金期货市场、工具与法规政策环境的比较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4期
8 李晔;;白糖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张晖;罗江;许文新;;黄金期货是中国黄金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最优选择[J];黄金;2008年03期
10 周京奎;;1998~2005年我国资产价格波动机制研究——以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互动关系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百超;中国大豆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蔚;熊军;;商品期货对养老基金资产配置的改善[J];国有资产管理;2009年04期
2 龚臣;商品期货市场的保值与投机问题[J];中国市场;2001年12期
3 李志成;如何通过期货市场研判商品价格走势[J];饲料广角;2005年16期
4 左宏亮;;作为资产的商品期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9期
5 彭福永;期货贸易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作用[J];上海经济研究;1993年04期
6 程坦;;中国期货市场:现状、问题与对策[J];发现;1994年03期
7 屠雯;;经济复苏与动荡中的期货市场[J];中国有色金属;2011年13期
8 刘兴强;;发展商品期货市场大有可为[J];资本市场;2007年10期
9 张晓亮;徐耿峰;涂和轶;;内地和香港合作构建国际期货交易中心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10期
10 俞海;商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J];人文杂志;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振龙;陈志英;;牛熊市视角下的资产配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姚金海;;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平安为例[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3 胡静;李昌荣;;家庭资产配置定量技术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晓兵;范英;;我国石油类股票资产最优配置的随机规划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宏、;潘和平;;QFII典型-马丁可利中国基金-投资策略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罗振峰;;关于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重心的思考[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胡挺;刘娥平;;公司并购财务决策——基于随机资产配置理论的分析框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解强;;流动性不足与保险公司资产配置[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阚晓芳;刘文澜;刘云;;我国主权财富基金资产最优配置与风险管理模式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学武;;构建科学的行政事业资产监管体系的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监会紧急部署应对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巨幅波动[N];中国信息报;2008年
2 田晓军;商品期货市场牛势未尽[N];期货日报;2003年
3 王健;宏观、微观双利空 美豆继续寻底[N];期货日报;2008年
4 鲁证期货 张晶邋赵磊;金融危机下不同商品的应对策略[N];期货日报;2008年
5 通联期货 施海;受惠政策 农产品期价跃跃欲试[N];证券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金士星;沪铜领跌 国内期市几近全线飘绿[N];中国证券报;2009年
7 记者 邵海峰;让更多企业利用商品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N];大连日报;2011年
8 日本产业构造审议会 晓理 编译;日本商品期货市场制度改革[N];中国证券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李红珠;农产品期价反弹能走多远[N];期货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姚宜兵;后危机时代商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再上台阶[N];期货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伟宏;基于非参数贝叶斯方法的资产配置[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建良;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木清;机构投资者积极资产配置决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邢桂君;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5 袁增霆;个人金融、实体经济与服务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王亦奇;收益保证约束下资产配置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小涛;基于损失厌恶的长期资产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赵宏宇;风险框架下的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纪比拉;基于极值理论的国际权益资产组合下侧风险测量[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温琪;金融市场资产选择与配置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倩;我国QDⅡ资产配置研究与收益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2 贾慧;Black-Litterman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资产配置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高飞;基金公司动态资产配置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张铁鹏;基于景气指数的行业资产配置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若汐;国内QDII基金运作与资产配置决策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6 陈琳;主权财富基金运营管理: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赖天行;商业周期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最优资产配置和消费选择[D];浙江大学;2011年
8 曹霞;资产配置理论研究及在中国的实证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张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财务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赵华楠;保本基金的资产配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39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239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