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岭回归分析法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规划基金项目《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人力资本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90198
【分类号】:F832.6;F752.6;F249.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倪海青;张岩贵;;我国人力资本水平与FDI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行健;李良生;;市场是否可以换来技术进步?——来自广东省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07年07期
2 张亚斌;易先忠;;南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南北经济收敛[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3 万军;;我国利用外资能力研究[J];当代财经;2006年12期
4 郝东恒;丁欣;;河北省吸引FDI的区位因素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叶静怡;宋芳;;中国专利制度变革引致的创新效果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6期
6 许坚;;论我国外资经济的贫困化增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杨大楷;万军;;东部沿海地区利用FDI能力比较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郑秀君;;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述评:1994~2005[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9 易先忠;张亚斌;;技术差距、知识产权保护与后发国技术进步[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10 傅元海;方齐云;;湖南对FDI的利用质量状况和对策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立平;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曾利飞;货币政策结构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岳金桂;基于进口与FDI传导机制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罗来军;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国际合资子公司的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黄日福;我国中部地区FDI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徐大可;中国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郭小燕;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刘绍坚;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9 仲崇峰;FDI影响我国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楠楠;FDI对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2 王欣阳;长沙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7年
3 李书娟;FDI、R&D活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李良生;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与内生经济增长[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李敏;FDI技术外溢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06年
6 欧阳勤;发挥后发优势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7 陈玮玲;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8 李敏;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06年
9 韩孟洁;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探索[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董惠玲;FDI影响中国企业科技进步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f ,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2004年01期
2 朱金生;FDI与区域就业转移: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6期
3 王欣;赵进;;江苏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1期
4 沈坤荣,田源;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5 李秀敏;;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区域的证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张二震,任志成;FDI与中国就业结构的演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7 赖明勇,包群;关于技术外溢与吸收能力的研究综述——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3年08期
8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9 武剑;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10 赵江林;外资与人力资源开发:对中国经验的总结[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霍小平;段汉明;;中国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肖晓军;;对外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就业影响的投入产出法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20期
3 王燕飞;;中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地区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1年16期
4 张车伟;;转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9期
5 郭剑雄;;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性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吴德贵;;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方针[J];人事天地;2010年22期
7 陈昊;;外贸顺差会降低就业水平?——基于匹配模型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8 ;6万外国技工抢滩中国[J];黄金时代;2006年04期
9 陈昊;李凯杰;黄维海;;外贸顺差与就业关系研究——基于筛选机制的再检验[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黄文正;;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时代金融;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明;李学民;陈英;;中国入世以来经济增长、外贸及FDI对就业的影响[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崔志明;;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是西部应对“入世”的战略选择[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郭庆松;;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中的人力资本积累:理论启示与现实要求[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唐珏岚;;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失衡的人力资本因素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5 仉建涛;;略论我国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及其开发[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6 王通讯;;论区域人才资源的科学开放[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大兰;;发挥政府公共职能,做好中层次人力资本开发——以江西省为例[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占彪;;浅析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营[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罗润东;;创新劳动无限需求模型及其就业含义[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10 王一鸣;;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代表会议上的讲话[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海燕;人力资本积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2 记者 俞嘉骏;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效应显现[N];组织人事报;2006年
3 人口所 张车伟;人力资本积累的伟大成就[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陈井安;实现人力资本强国的五个优先策略(上)[N];中国人事报;2006年
5 穆岩;产业集聚与区域人力资本积累[N];光明日报;2004年
6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宋晓丽;“人力资本积累”与居民财产性收入[N];消费日报;2008年
7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李辉 于钦凯;战后日本人力资本积累策略及其作用[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宫希魁;人力资本积累是争创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关键[N];科技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陈光;外贸拉动就业作用明显[N];国际商报;2010年
10 孙琳;差距在人力资本积累水平[N];四川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莹;我国人力资本不均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夏德孝;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邝小文;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霍丽;城乡二元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杨玉华;国际贸易的就业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戎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中国劳动力流动[D];复旦大学;2009年
7 章海鸥;江西工业化进程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8 蒋荷新;我国贸易自由化的就业和工资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晨峰;城市化,,人力资本积累和增长[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小胜;创新、人力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亚峰;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及工资的影响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周兴;广东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贡献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羌洲;西部异质型人力资本与后发优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王宇翔;人力资本在江苏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5 姜滨滨;人际信任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李永平;人力资本与福建经济增长探讨[D];厦门大学;2008年
7 孟凡钧;我国人力资本与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梁玮;新疆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9 周德禄;基于人口学视角的山东省人力资本积累及其经济贡献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亚强;三代领导核心人力资本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77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27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