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风险与监管改革
发布时间:2018-11-02 09:39
【摘要】: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在2008年受到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创,随着危机的爆发和进一步深化,这次金融危机显示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就此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和争论。在针对引发危机根源和危机动因的分析讨论中,有人认为针对本次金融危机首当其冲应该受到责问的就是影子银行,监管部门相对缺失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是导致其成为金融危机主要推手和放大器的根本原因。此次危机充分暴露了影子银行体系的复杂性、风险性和难以监管性。这个体系规模庞大且结构复杂,与传统银行体系既合作又竞争,在推进金融全球化、增强市场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市场繁荣的同时,其难以克服的期限错配、高杠杆、信息不透明、高关联性以及对监管的刻意规避,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潜在的风险性,一旦市场逆转容易形成系统性的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影子银行之所以能够成为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原因之一就是与金融监管部门不恰当的金融监管有关。新型结构性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潜伏的风险隐患、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以及信用评级方法的缺陷等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前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并没有引起监管当局和市场主体的足够重视。监管当局低估了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性以及系统的重要性,忽视了该体系之间及其与传统银行体系之间的关联性及风险传染性,疏漏了对影子银行体系机构、产品和市场的研究和跟踪,缺乏科学的、动态的风险监测框架,难以全面、准确地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没有全面评估与分析该体系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而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市场监管措施和行动。 鉴于此,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巴塞尔银行委员会(BCBS)和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已经着手开展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改革,纷纷提出了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到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改革方案,在下一次危机到来前做好准备,降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损害程度。总体上看,国际社会的监管改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矫正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真空”问题,但是仍有大部分影子银行体系没有纳入到审慎监管的框架体系中。由于影子银行体系在各国的发展阶段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社会各界对影子银行体系的认识和认可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监管改革的思路、细节和力度尚有争议,改革能否持续进行目前也尚不明确,该体系的潜在风险在多大程度上能得以检测并化解,能否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不损伤金融市场活力,促进代表金融创新的影子银行体系健康稳定发展,仍有待时间的检验。无论如何,影子银行体系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议题和难题之一了。 本文以影子银行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在于系统梳理、评述影子银行体系的相关文献,科学界定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其结构和功能,结合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以及特点,分析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和功能及其风险估计,比较、借鉴影子银行体系的国际监管改革,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审慎监管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第一,界定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与构成,区分影子银行体系与传统银行体系,分析其运行机制、功能以及风险性,可以拓展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与分析范畴。 第二,回顾与梳理金融监管理论,研究与监测影子银行体系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行为,关注金融创新的过程、交易规则及行为准则监管,有利于发展金融监管理论、金融中介理论、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创新理论和行为金融学。 第三,构建纳入影子银行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完善金融风险监测、分析与评估体系,提供新的金融监管理念与工具,对中国金融监管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比较和借鉴国际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主要经验,结合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现存的主要问题和风险状况,提出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对于促进我国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稳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2
本文编号:2305658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2 李建军;田光宁;;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3 何德旭;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体系稳定性[J];经济管理;2009年11期
4 刘澜飚;宫跃欣;;影子银行问题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2年02期
5 李东卫;;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几点思考[J];金融会计;2011年04期
6 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年04期
7 李波;伍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8 葛爽;;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的作用机制及风险防范[J];金融与经济;2010年07期
9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联合课题组;;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J];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08期
10 解玉平;张鹏;;英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衡量及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2305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30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