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人民币和日元:竞争还是合作——基于汇率波动视角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9 19:12
【摘要】:文章以东亚十一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以汇率波动为研究视角,在分析汇率波动与经济绩效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和日元与区域内其他经济体货币的汇率波动之间的比较静态相关性及二者的影响力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尽管人民币在区域内的相对影响力在逐步提升,但当前人民币仍不具备成为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能力;而就中日产业结构差异和贸易互补性而言,深层合作是人民币与日元博弈的理想选择。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is paper takes 11 East Asian econom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s the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ic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of RMB and yen and the currencies of other economies in the region and their influence.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RMB in the region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RMB still does not have the ability to become the dominant regional currency cooperation at present. In term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ifference and trad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deep cooperation is the ideal choice of RMB and yen gam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沈国兵;日元与人民币:区域内货币合作抑或货币竞争[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2 万志宏,戴金平;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从最优货币区指数进行的解读[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戴金平;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政治基础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4 李晓,丁一兵;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可行性与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4期

5 丁一兵;;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进展[J];世界经济;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雪;;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路径的探讨[J];上海金融;2007年04期

2 丁一兵,李晓;关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研究:文献综述[J];当代亚太;2004年06期

3 孙立;崔蕊;;论东亚建立不确定性干预边界的汇率合作机制[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3期

4 李晓,丁一兵;现阶段的东亚金融合作: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建议[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3期

5 何慧刚,卢圣泉;论东亚汇率稳定协调机制的两难选择和重要性[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何慧刚;论东亚固定汇率区的构建:方案及其评述[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7 刘晓鑫;项卫星;;论东亚汇率合作的制度协调[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8 郑昭阳;周昕;;中国在东亚地区贸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零部件贸易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9 李佳;孙美慧;;从OCA理论看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前景[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2期

10 李晓,丁一兵;新世纪的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中国的地位与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祝小兵;东亚金融合作和中国的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2 范洪颖;东亚大趋势——经济区域主义[D];辽宁大学;2006年

3 黄文青;东亚区域汇率协作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杨权;东亚区域金融深化:由金融合作走向货币合作的路径[D];厦门大学;2006年

5 吴丹;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勇辉;东亚货币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肃;东亚货币合作与货币竞争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静文;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陈立兴;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闻哲;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货币合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敏辉;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伟伟;论东亚金融合作中日元与人民币的协调[D];吉林大学;2005年

4 何艳;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理论、实践及中国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5年

5 李元元;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汇率协调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刘文刚;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步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何静;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及我国的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8 李萌;东亚货币一体化[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9 刘萍;中日贸易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10 何慧红;论亚洲债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志宏,戴金平;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从最优货币区指数进行的解读[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李婧;解析人民币钉住美元制[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3 洪林;;东亚货币合作——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4 戴金平 ,熊性美;东亚货币合作的阶段确定与形态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5 李晓,丁一兵;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可行性与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4期

6 李晓,丁一兵;论东亚货币合作的具体措施[J];世界经济;2002年11期

7 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J];世界经济;2003年05期

8 万志宏,戴金平;货币区的动态最优决策:兼谈东亚货币合作问题[J];世界经济;2003年10期

9 李晓,李俊久,丁一兵;论人民币的亚洲化[J];世界经济;2004年02期

10 小川英治,姚枝仲;论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J];世界经济;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峧;;汇率波动引发风险几何[J];中国船检;2011年06期

2 宁新;;汇率波动中交易风险的避险筹划[J];现代商业;2011年23期

3 刘露;;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4 方敏;;经济增长、汇率波动对中国FDI影响的计量分析——基于2005年汇改后的月度统计数据[J];当代经济;2011年14期

5 韩栋;;汇率错位、汇率波动与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6 毛中根;段军山;;汇率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年04期

7 马常娥;;货款结算的签约货币选择及其风险防范[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02期

8 刘代民;潘华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视角[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9 吴颂;梅德平;;论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与美元汇率波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陈荣;;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性影响——基于马尔科夫状态转换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汉鹏;罗浩;;汇率波动与国际旅游发展关系研究——以日本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童玉媛;应益荣;;触发式汇率期权的一个定价公式[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忠秀;;汇率波动对外贸价格的传递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4 胡柏叶;孙静春;常琳;;汇率波动对上海市入境旅游需求影响研究[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席彦群;;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艳;刘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外贸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清明;;当前汇率市场条件下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静;李汉东;;中国外汇市场与股指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唐东波;;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关系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10 李长久;;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和启示[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思睿 发自上海;预期汇率波动 出口外贸企业提前应对[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赵垒;人民币汇率波动,购物游产品如何做?[N];中国旅游报;2008年

3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易宪容;对汇率波动不必过度解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4 本报记者 徐思佳;人民币汇率波动背后[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5 记者 李丹丹 苗燕 编辑 刘玉凤;无需恐慌“热钱”大量涌入 人民币汇率波动或加大[N];上海证券报;2010年

6 记者 赵奕;出口车企规避汇率波动各有其招[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刚 通讯员 任晓岚 苏晓春;汇率波动,谁最在意[N];浙江日报;2011年

8 东航金融;从人民币汇率波动洞察股市走势[N];证券时报;2011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孙媛;人民币汇率波动伤及香港内房债[N];证券时报;2011年

10 王信川;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波动[N];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真;东亚地区汇率波动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罗忠洲;汇率波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峰;经济开放进程中的汇率波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胡均民;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外贸结构升级[D];湖南大学;2006年

5 魏英辉;行为金融视角下的汇率波动特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张自然;人民币汇率波动及外汇风险度量的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陶晓龙;汇率决定与波动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闫伟;汇率波动下石油期货价格建模及随机最优投资组合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黄志刚;宏观调控效应的汇率制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培玉;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G-3汇率波动对中国FDI流入的影响[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冯驰;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股票价格联动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响;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汇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牛海涛;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孙继国;汇率波动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D];青岛大学;2005年

6 王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及其差异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晓丹;汇率波动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关联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凯;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9 丁睿;汇率决定与预测的数量分析及对人民币的启示[D];北方工业大学;2006年

10 王健;人民币升值对化纤行业影响及应对策略[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21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321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4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