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中国流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rehensive opening of China's circulation industry and the massive entry of foreign capital, the industrial security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industry, as a strategic industry,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afeguarding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 and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possible negative effects of foreign capital entering circulation industry on industrial control,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irculation industry, respectively from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safeguard the secur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rculation industry.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零售行业FDI外溢效应的形成机制及测算研究”(项目编号:10YJC790095),教育部拨2009年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流通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09070)的资助
【分类号】:F832.6;F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则;王水平;;中国零售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框架、评测和预警[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56期
2 李东贤;李成强;;中国流通产业安全发展问题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3 冉净斐,文启湘;流通战略产业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06期
4 王晓云;许芳;;产业安全问题研究——基于生态学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立;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安全问题[D];四川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成晓;余志刚;俞婷婷;;我国产业安全研究的历史与发展动态评述[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7期
2 高勇;文东平;王卫华;;基于物流园区信息化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思考[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年03期
3 李佛关;;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提升作用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李宏;;中国流通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征的统计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叶洪强;谢余杰;;推动物流业发展的物流园区信息化思考[J];市场论坛;2009年04期
6 俞婷婷;徐明玉;;中国产业安全研究的最新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8期
7 邹艳芬;;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系统影响因素分析[J];内江科技;2007年12期
8 李佛关;谢佩洪;;我国品牌的分布与流通产业区域竞争力关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09期
9 葛守昆;李慧;;以贸易为主导: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构造[J];江苏商论;2007年07期
10 周红梅;周宏伟;;论马克思交换理论的战略意义[J];江苏商论;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亚林;陶君成;;现代流通:回顾、反思与启示[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晓云;;浅析我国商业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李骏阳;李燕博;;从“末端产业”到“先导产业”——流通改革三十年述评[A];中国商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C];2008年
4 李亚林;;现代流通研究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A];中国商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郝晓燕;中国乳业产业安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赵霞;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何志勇;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作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红光;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曹秋菊;经济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俞婷婷;我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海建;河南省旅游产业安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李细建;流通先导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秋月;开放条件下浙江省产业安全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艳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渔业产业安全评价及产业保护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冯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吴敏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机理、实证与案例[D];浙江大学;2011年
5 汪立欢;产业安全评价预警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金洁;我国证券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晓丽;开放经济条件下加工贸易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张荣华;我国粮食产业安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琳;应对外资垄断性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10 陈海燕;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贵军;权力、冲突与合作:西方的渠道行为理论[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黄建军;中国的产业安全问题[J];财经科学;2001年06期
3 杨公朴,王玉,朱舟,王蔷,李太勇;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0年01期
4 李陈华,文启湘;流通企业的(规模)边界[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5 黄国雄;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6 陈阿兴,陈捷;我国零售产业集中度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7 袁宝华;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回顾[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9期
8 刘溶沧,赵京兴;论影响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主要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10期
9 “我国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研究”课题组,李贤沛,丁贵明,汪海粟,郭跃进,熊胜绪,路巧玲;论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12期
10 张宗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路径依赖[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苏民;[N];经济日报;2000年
2 周占华;[N];经济日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海霞;;从产业安全看我国FDI[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4期
2 杨建军;;FDI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12期
3 何维达;李冬梅;张远德;;FDI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7年24期
4 马婷;李好好;;我国利用FDI新阶段的制度选择——产业经济安全视角[J];商场现代化;2008年05期
5 于倩;向君;;后过渡期FDI与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06年03期
6 卢再芳;;FDI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8期
7 王梓薇;刘铁忠;;中国汽车整车制造业FDI挤入挤出效应研究——基于产业安全视角的实证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张秀岩;;流通产业安全研究初探[J];中国商贸;2010年12期
9 刘海明;祖强;;FDI、经济增长和产业安全:1978-2007[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10 冉净斐,文启湘;流通战略产业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培志;刘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流通产业安全[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2 朱文蔚;何解定;;大力发展流通产业 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基于耒阳市的实践经验分析[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龚振;钟爱群;;城市竞争力提升中的流通产业因素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宇;;流通产业促进中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以山西省为例[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董智美;;发展流通产业先导性的对策思考[A];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C];2008年
6 文启湘;赵玻;;试论加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A];“安财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文启湘;樊秀峰;;加快陕西流通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A];首届陕西改革与发展论坛暨2003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会议资料汇编[C];2003年
8 杨琛丽;;浅析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杨朋利;;流通产业有利于完善山西煤炭市场建设[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许慧;;我国流通产业的结构变动[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时锋;FDI走向引关注[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卢铮;10月我国FDI首现年内负增长[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郑兴 曾响 古特;全球FDI须迈2009这道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李冠廷;近三年全球FDI简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李明旭;FDI负增长的正面意义[N];上海金融报;2009年
6 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 端宏斌;不必过于担忧 FDI暂时减少[N];证券时报;2009年
7 商报记者 王漪;7月FDI同比狂降35.71%[N];北京商报;2009年
8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 鲁政委;7月FDI数据显示:热钱不过“杯弓蛇影”[N];国际商报;2009年
9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 张三峰;FDI在中国制造业快速成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徐芸茜;FDI连升3月商务部高度关注热钱[N];华夏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冶;FDI与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郑宝华;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及其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谭伟生;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杨希燕;外流移民与内流FDI:替代抑或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5 徐运保;两战略动机视角下我国吸引FDI的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孙玮;FDI质量特征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克罗吉;东南欧六个国家利用FDI能力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俞婷婷;我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陶凌云;FDI的产业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牧;FDI与我国产业安全政策选择[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欧阳光;FDI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4 黄彦君;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戴桂林;浙江省FDI的对外贸易效应分析[D];宁波大学;2011年
6 马鸿雁;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7 马艳霞;FDI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伟呈;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FDI流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9 邱会亮;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李英;重庆市政府引进FDI行为及其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2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32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