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央银行公共关系管理的经验
[Abstract]:The management of positive communion relationship is the management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public, such as target, resources, object, means, process and effect. It is an organization engaged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public informatio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relationship coordination and image management, involving a range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such as investigatio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As the main body of monetary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central bank effectively communicate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乐山市中心支行;
【分类号】:F8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诚君;宋军;李强;;国外中央银行公共关系管理的经验[J];中国金融;2011年15期
2 赵桂芹;;人物专访[J];商周刊;2011年15期
3 黄依;;金融危机的原因以及中央银行在避免下一个危机所起的作用(英文)[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4 钟超;;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胀水平的影响探微[J];中外企业家;2011年13期
5 袁丽君;;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黑龙江金融;2011年05期
6 本刊评论员;;营造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J];福建金融;2011年06期
7 汤丹;赵昕东;;核心通货膨胀的度量方法及其应用[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8 江河;;浅议货币及其货币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9 刘晓玲;;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J];金融经济;2011年16期
10 金俐;;金融市场结构的演变与货币政策——兼析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异同[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新松;;通货膨胀目标制:一个可能的最优货币政策操作规则[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匡国建;林平;何伟刚;;新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执行货币政策问题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4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5 李增刚;;货币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方显仓;;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利率与信用渠道传导的影响——兼论我国频繁使用准备金工具的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7 何茂涛;;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8 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10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边际;货币政策不会直接针对股市和楼市[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国泰君安证券 李迅雷 王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央银行[N];证券时报;2011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闻涛;中国忧虑西方过度宽松货币政策[N];证券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毛芳;吴晓灵:货币政策不会针对股市[N];证券日报;2007年
5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 鲁政委;信贷问题是明年经济稳定运行关键[N];中国证券报;2009年
6 张锐;澳行加息引发的猜想与争论[N];中国信息报;2009年
7 伟辑;货币政策概述[N];铁岭日报;2008年
8 本报实习记者赵宇新整理;彭兴韵:货币政策的影响会逐步显现[N];经济观察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高健;美联储政策“独立”将惠及美国经济[N];中国证券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芳艳;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继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2 龚秀国;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D];四川大学;2005年
3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艾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经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6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李奕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8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王建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冲突与合作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谭荣;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及在我国的前景[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邹忠伟;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4 易志强;金融工具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7年
5 靳雪飞;金融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陶冶;股市泡沫对货币政策的挑战[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黄瑞丽;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蔡永兴;论澳门货币及货币政策[D];暨南大学;2000年
9 吴兴敏;我国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途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金迪;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76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37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