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Ⅲ》中的杠杆率指标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Abstract]:The Basel Accord, which was launched in 1988, is the banking regulatory standard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owever,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generally think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bank risk. For this reason, the Basel Committee has introduced a new Basel III. In Basel III, the new leverage ratio requirements are introduced in addition to the original capital adequacy requirements. Why did the Basel Committee decide to introduce leverage measures to control banks' risk? And does this leverage measure really control banks' asset qua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leverage ratio on the risk assets of banks and its applicability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post-financial crisis era,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application of Basel Accord in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作者单位】: 法国普瓦提埃大学金融与经济实验室;普瓦提埃大学孔子学院;南昌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普瓦提埃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法国政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戈建国;王刚;;杠杆率监管:目标、演进与现状[J];银行家;2011年08期
2 吴祖鸿;;构建中国银行业杠杆率监管制度[J];银行家;2011年08期
3 党均章;;杠杆率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几何?[J];银行家;2011年08期
4 贺川;刘晓妍;;关于杠杆率监管的逻辑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5 肖崎;;金融机构杠杆率与流动性危机[J];投资研究;2010年09期
6 王佃凯;;防范金融风险的新举措——《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的影响分析[J];银行家;2011年09期
7 刘修远;;从国际监管新趋势看我国银行业的不平衡发展[J];特区经济;2011年08期
8 巴曙松;;监管指标体系的调整需要客观评估其影响[J];经济;2011年07期
9 ;动向[J];中国货币市场;2011年06期
10 李如萍;杨克磊;廖青虎;;银行业“去杠杆化”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天琦;;改进杠杆率监管:次贷危机给监管当局提出的重要任务[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孙少岩;;论美国去杠杆化与中国去库存化[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沈中华;;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沈中华[A];“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天琦;;改进杠杆率监管:次贷危机给监管当局提出的重要任务[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5 郝项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博士郝项超[A];“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韩舒畅;崔学刚;;雷曼风险管理为何失效[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徐蔚;;美国金融风暴及我国应对之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张雄;万迪f ;;金融机构“大而不倒”下高管最优股权激励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丁小培;古志辉;韩立媛;;稀有事件,负债估值与信用风险[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佩珈;;巴塞尔Ⅲ及其对全球银行业影响[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童辰;永远不要忘记银行的高杠杆率[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吴婷婷;银行业界测算:杠杆率对银行短期影响不大[N];证券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曹蓓 吴婷婷;杠杆率短期无碍 拨贷比恐成难题[N];证券日报;2011年
4 许江山;杠杆周期[N];期货日报;2011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陈中;房企资金杠杆率跌至历史低点[N];证券时报;2011年
6 东方汇理中国业务主管 孙昊;监管杠杆率[N];上海证券报;2011年
7 木鱼;分级基金追求高杠杆勿忘风险[N];证券时报;2011年
8 刘勘;应适当提升我国银行杠杆率[N];中国证券报;2009年
9 记者 韩婷婷;融资担保新规出台杠杆率限定10倍以内[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应大幅压缩杠杆率取代“禁售”[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刚;美国次贷危机的资产负债表放大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朱元倩;顺周期性下的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朱莉莉;基于银行脆弱性的金融加速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冯玉梅;基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许一涌;中国商业银行股东价值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周纪恩;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不稳定因素生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苏多永;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毛菁;流动性危机放大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孙国伟;流动性危机、信贷危机与监管改革[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斌;我国商业银行去杠杆化财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李权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次级债融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泽斌;基于杠杆的分级基金的设计及定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方洁;对我国企业债券定价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曾省存;金融监管顺周期性问题浅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马亦舟;中国分级基金设计与定价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张康;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宫显会;美国金融的杠杆化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徐艳丽;新型结构性衍生品KODA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苏晓慧;分级基金投资价值的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29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429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