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储蓄的成因及影响:一般均衡分析的动态宏观经济视角
【图文】:
比重 为 35. 3%,政 府 消 费 占 GDP 的 比 重 为13. 3% ,国民总储蓄率达到 51. 4% 。〔1〕图 1 给出了世界各国( 地区) 近两年的国民储蓄率。由图 1 可见,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储蓄率都位于 20%—30% 之间,一般都不超过35% ,只有我国的国民储蓄率高达 50% 以上,比世界其他国家高出近 20 个百分点。注: a. 以上数据来源于 CEIC 数据库; b. 中国的数据为 2007 年到 2008 年的年度平均国民储蓄率,其他国家为 2008 年第 1 季度到2009 年第 2 季度平均每一季度的国民储蓄率。图 1 世界各国( 地区) 的国民储蓄率表 1 进一步给出的是世界各国( 地区) 在其历史发展时期的国民储蓄率。从表 1 中可以看出,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如日本的1960—1980 年间
罗长远通过研究认为,我国工资收入占比已从1995 年 51. 4% 的峰值下降至 2003 年的 46. 2% ,并在 2006 年加速下降至 40%。〔4〕图 2 显示了我国从 1993 年以来工资收入占比的变化情况。图 2 1993 年以来我国工资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5〕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人主要还是以工资收入为主,高资本收入占比和低工资收入占比就会通过收入分配不平等提高我国的储蓄率。有两点可以佐证高资本收入占比对我国不平等和高储蓄产生的影响: 第一个现象是,经验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50% 的国民储蓄中,政府储蓄率为 12% ,企业储蓄率为 22%,家庭储蓄率为 16%。〔6〕家庭储蓄率占整个国民储蓄率不到 30%,且一直下降。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国极高的企业和政府储蓄率对居民储蓄率的替代性很小? 这只能从收入分配不平等角度来解释: 企业大部分的股份和收入都由少部分人拥有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790030)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1)
【分类号】:F832.22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越凤;消费与投资失衡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新华;曹永福;;从资金流量表看中国的高储蓄率[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6期
2 李慧中;黄平;;中国FDI净流入与贸易条件恶化:悖论及解释[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3 杜海韬;邓翔;;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预防性储蓄研究——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4 袁志刚,宋铮;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5 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6 齐天翔;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储蓄研究——兼论不确定性与居民储蓄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7 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8 龙志和,周浩明;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9 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10 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弟海;;我国高储蓄的成因及影响:一般均衡分析的动态宏观经济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2期
2 陈利平;高储蓄率并非需求不足的根源[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3 王启人;;略论城镇储蓄存款的矛盾运动规律[J];南方金融;1982年09期
4 邢孝兵;朱钟棣;;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储蓄率与长期贸易模式[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5 ;知识窗[J];对外经贸财会;2005年08期
6 孙里;;中国储蓄率高增长的理性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闻岳春;北欧4国国民储蓄下降的原因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11期
8 周珊珊;;城镇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8期
9 于水群;杨增雄;;美元的长期走势初探[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马先标;;中国高储蓄率的制度性障碍再探讨——基于企业储蓄的视角[J];经济界;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扬;殷剑峰;刘煜辉;;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两个基本战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王国军;赵洁;孙然;黄微笑;;跨期消费均衡与计划生育综合保险的储蓄替代[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3 刘广如;刘哲;;我国消费信贷现状考察[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4 唐珏岚;;1982—2005年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实证检验[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5 宋涛;;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和商品市场疲软的几个问题[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6 杜本峰;;人口老龄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兰家彬;金从书;陈克凯;龚义华;;对随州市小面额货币流通情况的调查[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8 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陈昌焕;田兰玉;陈静波;;宜昌市硬币流通情况调查分析[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七期[C];2008年
9 徐妍;;新疆外贸发展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思考[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凌杰;陈文宽;;对我国近年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回顾与思考——兼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展望[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褚福全;从美国储蓄率零增长看中国的热消费[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记者 徐思佳;美国储蓄率过低 造成全球贸易失衡[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3 国泰君安 张晗 张峗;对市场和经济数据的再思考[N];证券时报;2009年
4 邱林;美国为什么担心中国人不存钱?[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5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刘煜辉;中国高储蓄辨伪[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王东京;美国指责中国高储蓄没道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刘瑞常;外电评说中国人爱存钱有多种理由[N];中国改革报;2009年
8 方方;浅作深时深亦浅[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张璐 朱算;说故事,话理财透支转向投资[N];财会信报;2008年
10 刘声;老百姓为何有钱不花[N];湖南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晨光;储蓄率差异对中美经济失衡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孙永勇;社会保障对储蓄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3 姚海明;中国金融路径的储蓄向投资转化结构与效率[D];苏州大学;2005年
4 郑纯雄;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李刚;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06年
6 郭英彤;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春田;中国金融发展、投资与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8年
8 邹达川;资产价格、资本流动与人口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永生;中国转型期消费信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谈儒勇;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和我国的金融政策[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莎莎;预期寿命对储蓄率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年
2 余鹏程;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私人储蓄率下降之谜[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晨烨;人口年龄结构、储蓄率与经常项目关系[D];浙江大学;2007年
4 姜伟;我国最优储蓄率与社会养老保险关系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沈忠泉;对我国利率政策绩效的实证检验[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6 张圣醒;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就业选择对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苏丹丹;在华外资银行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张德勇;人口老龄化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几种途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高学鹏;高储蓄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刘路阳;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原因及可持续性[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34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3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