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市场分割、汇率期限结构与外汇市场变动的非对称性

发布时间:2019-11-04 05:31
【摘要】:运用Copula-GARCH-skewT模型对CNY-SPOT市场和CNH-SPOT市场以及1月、3月、6月、9月与12月期的CNY-DF市场和NDF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受到升值(或贬值)冲击时,各市场的反应。研究发现:由于人民币外汇市场存在分割现象,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两个市场、两种价格,且两个市场中相对应的汇率面对冲击时会发生不同类型的变动。在即期市场和6月期的远期市场,常参数的SJC-Copula表明,面临人民币的升值或者贬值冲击时,两个市场的同步程度是基本对称的。远期汇率受到冲击时的同步性要普遍高于即期汇率,但是对于不同冲击的反应却是非对称的。其中,1月期和3月期的短期外汇远期产品面临外部冲击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并呈现出"面临贬值冲击时的同步性高于面临升值冲击时的同步性"的特征;9月期和12月期的长期外汇远期产品面临外部冲击时产生的非对称性则呈现出"面临升值冲击时的同步性高于面临贬值冲击时的同步性"的特征。
【图文】:

离岸市场,汇率,人民币,市场


图1人民币兑美元在岸市场(CNY)与离岸市场(CNH)汇率注: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CNY-SPOT表示CNY市场即期利率;CNH-SPOT表示CNH市场即期利率。市场分割引起的在岸与离岸两个市场的人民币价格差异,使得相关的衍生品价格也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会随着远期汇率期限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随着资本管制的逐步放松,在岸与离岸两个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岸与离岸市场的价格应趋于一致,从而避免人民币市场分裂、增加人民币市场的统一和透明度、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而且,从韩国和台湾的经验来看,在岸与离岸两个市场价格的统一有助于减少套利、降低汇率市场波动、维护汇率稳定。若两个市场价格差异较大或变动不一致,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开放必然会引起大量套利资本进入境内市场,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带来严重冲击。因此,本文将主要研究具有不同期限结构的离岸和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受到冲击时的变动特征,分析不同期限结构下受到外部冲击时两个市场的相关程度,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可行性奠定基矗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国内学者将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研究集中于NDF市场对在岸市场汇率的先导作用上。代幼渝和杨莹(2007)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研究了离岸NDF市尝在岸外汇远期市场(CNY-DF)和在岸外汇即期市场(CNY-SPOT)的关系,发现在岸远期和即期汇率能够引导离岸NDF汇率。徐剑刚等(2007)使用MGARCH模型研究了NDF市场和CNY-SPOT市场的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发现NDF市场对CNY-SPOT市场有报酬溢出效应,境外因素已经开始影响在岸即期市常此外,黄学军和吴冲锋(2006)、李晓峰和陈华(2008)、陈蓉等(2009)、陈波帆(2012)、贺晓博和张笑梅(2012)、伍戈和裴

离岸市场,即期汇率,时变,市场


上是对称的。这可能是因为,人民币作为主权货币,,其价格变动无法脱离基本的名义锚的制约。在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没有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或利率平价,或是其他汇率决定理论,汇率本身都不会出现过度的波动。而在境内外两个市场上,由于人民币核心价值的一致性,即便汇率形成机制略有不同,均并不会改变其本身的价值,因此在平均水平上,两者的变动是一致的。然而具体到不同的时点,两个市场的对称性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从图2可以发现,下尾相关系数在2011年底经历了大的波动后,从2012年3月开始基本上在0附近;而上尾相关系数尽管有所波动,但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数值,两个市场体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已经基本摆脱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各项经济指标开始逐步回升;同时受欧债危机的波及和影响,大量投资于欧洲的资本开始撤出,并流入中国,热钱的纷纷流入造成了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同时也从根本上促使人民币不断升值。在岸市场由于受到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人民币步入升值轨道,在岸市场汇率的变化基本符合我国汇率市场化进程的要求①。而在离岸市场,人民币的升值则体现离岸市场对于人民币的需求,由于香港市场人民币存款和投资产品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加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加大了人民币的需求,从而使得人民币在离岸市场上也长期处于上升通道。但是,由于人民币资金体量以及汇率形成机制的差异,当面临人民币升值冲击的时候,两个市场会体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在离岸市场,由于人民币资金池体量较小,汇率受到市场供求双方的影响较大,因此对于冲击的反应会更加灵敏,当出现人民币升值冲击时,相应的升值幅度也较大;而在岸市场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健柏;杨涛;伍如昕;;非对称过度自信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2 闫国平;闫中平;;中美汇率博弈对上海住宅价格的影响[J];现代商业;2007年13期

3 孟力;孙威;马晓丽;;基于期权博弈的电讯设备企业投资决策研究[J];控制工程;2006年01期

4 何德忠;孟卫东;;一种成本和收益不同的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2006年02期

5 杨昆;李士昌;方英;;非对称角度公差下的质量控制模拟[J];统计与决策;2006年15期

6 王呈斌;徐剑刚;;企业政治行为的非对称博弈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陈杰;陈峰;;非对称不确定性越库调度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8 陈青丰,鲁建厦,刘敏;非对称AHP方法在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2005年01期

9 王红军;田铮;韩四儿;;非线性时间序列建模的均值异方差混合转移分布模型[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年03期

10 张化尧;史小坤;;非对称R&D/产品博弈实验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2 何利芳;陈洪转;;大型复杂产品主制造商与供应商间灰非对称进化博弈链模型研究[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门树礼;顾基发;;非对称信息对策与保险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徐运保;陈奕播;;基于Copula函数的股市、房市与GDP相关性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胡保玲;;相互依赖对渠道权力运用的影响研究——私人关系的调节作用[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炎;郭霞婉;;企业战略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叶萍华;唐湘晋;;基于Copula方法的股票相关性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晋;张建军;霍佳震;;多期博弈下服务外包道德风险的声誉模型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高志英;;群体绿色消费行为的进化稳定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10 张宾;贺昌政;;偏差准则对GMDH模型推广能力的改进[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劲;频繁加息后固定利率房贷光芒暗淡[N];海峡财经导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沈强;现在进入“下半年时间”[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3 国海证券 马路安 廖庆;捕捉波动率 预测价差走势[N];期货日报;2008年

4 本期执笔 宋时飞;信息对称效率提[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王钟强;AT——802摇身变成“空中杀手”[N];中国航空报;2010年

6 刘锡禧;发展低碳经济[N];韶关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周锡;非对称博弈:苏州联建劳资纠纷再追踪[N];经济观察报;2010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蒋文杰;飞天诚信:专利造就腾飞的双翼[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9 记者 孟凡霞;央行:居民房价上涨预期大幅增高[N];北京商报;2010年

10 启文 瑾亮;住房公积金利率调整[N];常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强;基于期权博弈的专利投资决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禹敏;股票市场收益分布、波动特征与风险度量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汤丹沁;产品市场随机冲击下寡头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张雪梅;供应链环境中满足顾客差异化需求的产品设计策略[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张洁;阈值协整的参数估计问题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韩青;中国开放经济实体周期波动及其传导机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朱海霞;基于引力模型的中美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曾惠芳;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分位回归计量模型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张锐;基于网络融合的手机电视价值链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罗桂美;博弈论与投资组合中的鲁棒优化[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静怡;基于非对称Laplace分布的VaR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2 高波;非对称信息环境下宏观金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D];四川大学;2001年

3 刘建元;金融风险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刘嘉明;金融风险度量方法和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王进;存在强弱网络零售商竞争时的制造商销售渠道选择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6 王静;流动性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王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美双边资本流动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8 宋丽娟;中国股市的动态VaR与CVaR计量模型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9 刘伟华;基于TGARCH-M模型量化风险溢价及投资者应对金融市场正、负冲击的非对称反应[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徐会作;质量控制图经济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5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55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4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