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扩张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解释
【图文】:
[中图分类号]F820.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05-0129-06 考察中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发现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的变化并不存在显著的一致性(见图1),而且经常出现背离。或许中国的通货膨胀不仅仅是一个货币现象,其他因素也对其产生重要影响?按照Sargent和Wallace(1981)等人的研究,①在政府赤字没有受到约束而造成政府债务水平不稳定的情况下,为维持跨期预算等式的成立,政府会隐性的通过铸币税手段来弥补一般税收的不足,从而在盯住名义利率的规则下,财政政策会导致物价的不稳定。后来
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成本中人工占3. 5%,土地占12. 4%, 2007-2009年两项分别提高到11. 3%和29. 2%。粮食价格上涨的成本推动作用明显。综上所述,中国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如图2所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引起IS0右移至IS1,总需求扩张,AD0左移至AD1,短期内均衡点A→B,C→D→E,实现了产出的上升(由Y*至Y2)与价格的提高(由P*至P1),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要素成本上升导致AS左移,价格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通货膨胀“真”与“假”[J];财政监督;2011年12期
2 车燕平;;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3 杨志宏;;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性[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钱宗鑫;;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度量、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J];投资研究;2010年04期
5 赵文哲;董丽霞;;中国通货膨胀结构性变化的财政分权机制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6 梁力文;;基于SVAR模型看我国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传导机制[J];企业研究;2011年16期
7 朱伟一;;央行,请壮士断臂![J];世界博览;2011年13期
8 王宏利;;通货膨胀与房屋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北京市的数据[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33期
9 高伟;;印度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10 侯娜娜;李静;;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学军;唐焕文;;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2 陈其坤;;宏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控制管理策略[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3 李敏;王相宁;缪柏其;;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波动机制及政策启示[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重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杨哲英;林木西;;综合治理通货紧缩的理性思考[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6 王时芬;;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及民众对政策反应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7 逄锦聚;;治理通货膨胀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张桂文;;治理通货紧缩的宏观调控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9 尚玮;;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A];2011年第二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肖卫国;徐家杰;刘娇华;;新“强势美元”政策推行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著名经济学家 厉以宁;防通胀更要防滞胀[N];江苏经济报;2010年
2 记者 闫蓓;信贷有保有压 财政政策将陆续出台[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3 宗禾;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N];中国财经报;2009年
4 记者 魏大方;俄央行宣布下调再融资利率[N];经济参考报;2009年
5 驻泰国使馆经商处;泰国第四季度告别通货膨胀率负增长[N];国际商报;2009年
6 记者 任芳 译;俄统计局:最近一周俄通货膨胀率为0%[N];中俄经贸时报;2009年
7 记者 任芳;1月份通货膨胀率将低于2.4%[N];中俄经贸时报;2010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韦小敏;易纲:需实行稳健可持续货币和财政政策[N];证券时报;2010年
9 晓旦;明年财政政策有看头[N];中国证券报;2010年
10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王建新;管好通胀预期要重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N];中国财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素然;通胀指数债券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李圣君;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4 袁国敏;中国扩大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3年
5 郭毅青;汇率制度选择分析—兼论澳门汇率制度选择[D];暨南大学;2009年
6 孙剑飞;基于无模型控制的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孙镟;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协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李颖;基于我国内需结构失衡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9 陈文静;我国费雪效应的非参数检验[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姚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黑;我国近年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陈静;当前形势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沈军彩;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7年
4 段泽宇;促进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许彦;论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的协调配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王珊珊;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协调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7 陈胜男;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郭岚雪;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张显云;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苏杨;流动性过剩视角下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5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6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