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最优国际储备需求理论研究:回顾与评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宿玉海;张雪莹;;对我国外汇储备超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基于改进的阿格沃尔模型[J];财经科学;2011年10期
2 肖文;刘莉云;刘寅飞;;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需求结构研究——基于修正的Agarwal模型[J];财贸经济;2012年03期
3 孔立平;;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分析:理论方法与中国实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1期
4 庞咏刚;刘凤朝;王君;;中国外汇储备与进出口贸易——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5 谭燕芝;张运东;;外汇储备规模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日本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6 魏微;;关于处理我国外汇储备的对策分析[J];消费导刊;2007年03期
7 金满涛;;成本收益法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张志超;;最优国际储备理论与测度:文献述评(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赵汝瑞;夏侯艳霞;;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定及管理的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7年02期
10 陈文政;;中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的再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恩泽;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文政;中国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海亮;我国外汇储备的商品资产配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韩美玲;全球经济变革中黄金的地位与趋势[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刘冬雨;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理论与实证[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艳红;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成因、影响与现实借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王晓钧;后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贺金凌;外汇储备的最优控制理论与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胡援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喻海燕;中国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悦聪;试论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的管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运东;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何立君;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白燕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长及管理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孙恺;基于供需平衡的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定[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高志芳;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寅飞;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与管理优化[D];浙江大学;2011年
8 莫盛良;我国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善;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姜娟;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波克;;西方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和方法评介[J];金融研究;1984年02期
2 董玉华;;浅论国际储备资产构成多样化[J];南方金融;1990年05期
3 段海燕;;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8期
4 蒋睿;冯夏;;浅论我国适度国际储备量[J];经营管理者;2009年23期
5 钟红;欧元在未来国际储备格局中的地位简析[J];国际金融研究;1996年08期
6 巴劲松;当前中国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波动趋势[J];华南金融研究;2000年01期
7 李映照,费永红;对金融安全几个评价指标的思考[J];华南金融研究;2001年06期
8 孙熠;;试析中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影响[J];时代金融;2007年11期
9 初金霞;;论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运用[J];生产力研究;2009年13期
10 叶东秀;王霞;;我国外汇储备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先仙;姜凌;;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可持续性与解决途径——基于国际储备供求关系视角的研究[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罗忠洲;;本币升值影响外汇储备的实证分析:2003-2007[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马先仙;姜凌;;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原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视角[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魏晓琴;尤元宝;;论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基于对Agarwall模型的改进及运用[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刘敬东;;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的历史回顾[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6 杨松;;国际法与国际货币新秩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刘崇仪;;美元霸权与美国经济[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余振;;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及其可持续性——基于东亚视角的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庞洁;;中美国际收支比较与分析[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杨静;陈建明;杜海涛;;基于货币分析理论的外汇储备动态调整模型及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书毓;写入“三定”草案外汇局国际储备司“胎动”[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2 驻乌克兰使馆经商处;乌克兰国际储备增长[N];国际商报;2002年
3 本报评论员 郭凯;“弱美元战略”或带来交往张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特派两会记者刘斐;黄金所占比例至少应增至10%[N];中国黄金报;2011年
5 周玉成;国际储备的构成与作用[N];经理日报;2003年
6 天天;8月份俄国际储备同年初相比增长21.9%[N];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
7 王东京 孙浩 林;国际储备有恃无恐[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8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滕泰;国际储备资产调整潮推高金价[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买还是卖?黄金1800美元关口分歧隐现[N];证券时报;2011年
10 ;国际储备管理的新指导原则[N];经济参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政;中国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袁恩泽;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野驰;东亚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周纪恩;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不稳定因素生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马先仙;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辛玫;美元霸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锋;中国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8 滕昕;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池启水;局部战争条件下中国外汇储备动员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
10 刘凌云;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区间和货币结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翔;日元国际储备地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广东商学院;2010年
2 常鲁豪;中国国际储备成本收益分析测算[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栋;我国国际储备结构优化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立厅;国际储备过度积累的衡量和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李超田;WTO制度下《美国2009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国际储备配额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林枫;金融渐进开放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7 段海燕;我国国际储备的适度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8 邱禹嘉;浅析中国的资本流入模式[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王璐;国际黄金价值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闫祥;中国国际储备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2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72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