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的短期动态特征与驱动因素比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培辉;袁薇;;我国通货膨胀率动态特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2 渠慎宁;江贤武;;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基于产出缺口的实证解释[J];经济学动态;2010年07期
3 范爱军;韩青;;菲利普斯曲线与中国通货膨胀动态拟合[J];金融研究;2009年09期
4 黄益平;王勋;华秀萍;;中国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J];金融研究;2010年06期
5 龚曙明;;显性和隐性通货膨胀相互关联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2期
6 唐哲一;;适应性学习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J];统计与决策;2010年23期
7 杨小军;;中国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军;刘威;李伊珍;;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框架下的中国动态金融状况指数[J];财经研究;2011年11期
2 吴宇蒙;常军;;非营利性建设项目经济分析中折现率的运用[J];财会月刊;2011年14期
3 王祥兵;严广乐;杨卫忠;;中国通货膨胀的波动性与杠杆效应研究——基于条件异方差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4 张会清;王剑;;我国通胀演变的决定因素与传导机制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2期
5 白金;蒋木子;;基于VAR模型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陈享光;苏传才;;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7 傅强;朱映凤;袁晨;;中国通货膨胀主要影响因素的判定与阐释[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8 郭朋;吴烨;;我国核心通胀率的决定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9 白钦先;张志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CPI通胀的传递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10 杨芳芳;傅晓平;;中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映凤;中国通货膨胀的门限效应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袁晨;具有异质主体的非线性动态定价模型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4 齐鹰飞;短期通货膨胀动态:理论和中国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潘方卉;基于预期、持续性和波动性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丽娟;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全利梅;新形势下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关升慧;我国核心通货膨胀率的测算、特征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4 汤银珠;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张振华;金融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D];苏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西;和晋予;;Excess Liquidity Control Requires a Multi-Pronged Approach[J];China Economist;2007年05期
2 陈学彬;对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和通胀预期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1996年08期
3 钱宥妮;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经济中的实证研究——基于产出缺口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4 韩剑;;全球产出缺口与中国的通胀变动:基于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5 余永定;;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十个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1期
6 赵博,雍家胜;菲利普斯曲线研究在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7 李彬;刘凤良;;我国通货膨胀动态和货币政策效果的行为宏观解释[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8 刘树成;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J];管理世界;1997年06期
9 张焕明;1979年~2000年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3年02期
10 刘凤良,张海阳;菲利普斯曲线研究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鹏斌;;如何使我国经济摆脱忽冷忽热的困境——从供给角度看如何控制通货膨胀[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陈杰;;转型时期我国“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变化趋势[J];经济经纬;2010年02期
3 张无畏;丁琨;张烨;;中国从业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的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02期
4 林志弟;;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发展进程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3期
5 林志弟;;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发展进程[J];中外企业家;2010年02期
6 王沫;;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J];商业经济;2006年02期
7 赵伟;萧月华;王宇雯;;探求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之谜——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09期
8 叶博勋;;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实证分析[J];知识经济;2007年10期
9 楚永生;刘晓梅;陈莹;;菲利普斯曲线论争与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7年10期
10 赵伟;萧月华;王宇雯;;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学军;唐焕文;;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2 曾令华;;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3 骆永民;袁春瑛;;论公共安全的维护与经济增长——基于产权保护理论的解释及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袁新华;李彩艳;缪为民;;我国渔业经济增长的制度经济学分析[A];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林嗣明;;福建省金融增长及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罗光强;谭江林;;湖南宏观经济波动特征及其调控[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新生;;东亚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主义政治[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杨硕;;一个经济增长率——制度效率——专业化分工水平增长率相互制约模型的性质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崔巍;;运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谐社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设和谐社会不必降低经济增长速度[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10 郑长德;;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挪威成为首个进入加息周期的欧洲国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海通证券研究所 李明亮;七因素将导致CPI持续回升[N];证券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韩晓东;樊纲:未来人民币没有贬值理由[N];中国证券报;2009年
4 楼春豪;通胀与供需矛盾[N];人民日报;2010年
5 北京大学教授 厉以宁;要预防通胀,更要注意滞胀[N];人民日报;2010年
6 陆春华;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带隐忧[N];中国信息报;2010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吴晓灵: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N];证券时报;2011年
8 汪巍;南亚国家应对次贷危机的举措与成效[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9 记者 胡小兵;消费开始回暖 德刺激计划显效[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杜静 通讯员 陈文德;CPI虽踩“红线”,但言加息为时尚早[N];海峡财经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广华;菲利普斯曲线动态机制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态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刘素然;通胀指数债券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王国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就业效应[D];复旦大学;2010年
4 姜梅华;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奕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6 张尚学;就业优先的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袁晨;具有异质主体的非线性动态定价模型及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8 罗贵发;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9 唐颖;东盟五国财政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李宏瑾;经济增长、经济自由与不良贷款[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营;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林志弟;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适应性与实践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静;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非线性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雪璐;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形式及通货膨胀预期管理[D];吉林大学;2011年
5 章晶;进口与我国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宫兵;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经济增长预测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郝亮;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孙竹;基于系统动力理论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创新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包鑫;关于我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那明;美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73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57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