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收入、利率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7 19:21
【摘要】:我国居民购买住房时的主要融资途径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金额和期限是其两个重要指标。本文在已有对个人住房贷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数据为样本,选取反映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特征的变量,实证检验主要相关变量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居民收入和利率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金额和期限的影响。 首先,本文以湖南省某银行的省内城镇居民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数据来源,以1998年住房市场改革开始到2008年4月有关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数据为样本,通过各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变动趋势,分析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基本情况以及采用抵押贷款方式的购房家庭的基本情况。 其次,本文利用调查数据检验后发现,家庭年总收入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金额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房贷金额和其自身的滞后项之间是正相关,和滞后一期的收入也是正相关,但是与滞后两期的收入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收入和其自身的滞后项之间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和滞后一期的房贷金额同向变动,而和滞后两期的房贷金额并不是同步的。这种结果说明在收入的变动速度不断得到提高的条件下,住房贷款的变动速度相对于收入变动的速度而言,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再次,通过分析收入对个人住房贷款期限的影响作用之后发现,收入对贷款期限的影响是负向的,回归系数为0.00005。由于收入的增加,使家庭具有较高的首付能力,从而减少贷款期限,同时,较低的回归系数说明居民家庭在进行个人住房贷款期限选择的时候家庭年收入的影响作用很小。 最后,经过分析贷款利率的变化对我国居民个人住房贷款的影响之后发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总金额和一年定期贷款利率呈现出反向变化的趋势,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期限和一年定期贷款利率呈现出反向变化的趋势。这表明居民在选择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作为融资手段进行购房的时候,利率的变化对于我国居民家庭购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贷款利率的上升会导致居民家庭降低住房贷款总金额以及减少还款期限。
【图文】:

变化情况图,金额,变化情况


3.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金额根据有关数据,,作出从1998年开始到2008年第二季度(截至到4月底),住房金额和住房抵押贷款金额的折线图(如图3.1),纵轴表示金额,横轴表示时间,其中前3个观测点是1998一2000年全年的数据,以后的观测点是2001一2008年每个季度的数据,最后一个观测点是2008年4月份的数据。由于本文考察的是局部地区的住房贷款情况,要达到的是管中窥豹的目的,所以标明数据单位的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分析这些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一一叫卜--住房金额额---.~贷款金额 额图3.1住房金额和贷款金额变化情况数据来源:根据调查数据整理计算而得(一下图同)根据住房金额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发现其变化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变化情况图,贷款期限,变化情况


12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根据调查数据,作出贷款期限的折线图(如图3.2),发现住房贷款的平均期限是168.32个月,最长贷款期限是480个月,最短贷款期限是24是80.33个月,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主要是中长期贷款。 1998一2002个月年,标准差贷款期限总体上是上升的,2003年以后贷款期限总体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略有波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124.7;F822.0;F29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冰,刘洪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产品选择行为[J];金融论坛;2005年01期

2 魏成龙;张添丁;;房地产宏观调控与地产公司股价波动的相关性——基于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1期

3 周阳敏;;房地产中央企业经营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7期

4 黄静;屠梅曾;;房地产财富与消费:来自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7期

5 易宪容;;中国住房市场的公共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6 邓国营;甘犁;吴耀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反应过度”?[J];管理世界;2010年06期

7 陈秋贤;杜有黄百;;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8 廖湘岳;戴红菊;;商业银行贷款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9 吕江林;;我国城市住房市场泡沫水平的度量[J];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10 邹至庄;牛霖琳;;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的需求与供给[J];金融研究;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642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642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c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