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11:09
本文关键词:广西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助学贷款是政府采用金融手段助力高等教育使得贫困生获得高等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由政府或教育管理机构主导的一项计划性事务,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系列问题,其中关系到高校信用贷款事务是否能健康持续性发展的是信用风险问题,对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广西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助学贷款的落实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近几年区内高校助学贷款的供求矛盾变化出发,寻找引起该现象的原因,导入本课题的研究重点:高校助学贷款风险防控。通过实证研究重点分析区内各高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系统分析风险要素的形成机理,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寻找当前贷款风险产生的环节,从多视角多方主体挖掘当前广西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比国内外助学贷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试图找到防范广西高校助学贷款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金融风险 高校 风险防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G64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导论10-18
- 1.1 选题背景综述11
- 1.2 研究意义11-13
- 1.2.1 实践意义11-12
- 1.2.2 理论意义12-13
- 1.3 研究目的13
- 1.3.1 借“他山之石”,提炼适合本地区的风险控制对策13
- 1.3.2 完善银行金融风险控制体系,为整体业务的开展防微杜渐13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4.1 国内专家学者研究的现状13-14
-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14-15
-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5-16
- 1.5.1 研究内容15-16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6
-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16-18
- 1.6.1 创新之处16-17
- 1.6.2 不足之处17-18
- 第二章 贷款风险控制的一般框架18-25
- 2.1 风险的识别18-19
- 2.1.1 操作风险18
- 2.1.2 担保风险18-19
- 2.1.3 道德风险19
- 2.2 风险的计量19-21
- 2.2.1 贷款对象19-20
- 2.2.2 贷款方式20
- 2.2.3 贷款期限20
- 2.2.4 贷款形态20
- 2.2.5 风险的计量20-21
- 2.3 风险的控制21-23
- 2.3.1 强化信贷风险的规避措施21-22
- 2.3.2 分散信贷风险22
- 2.3.3 使用风险转移策略22-23
- 2.3.4 强化风险的监控与预警机制23
- 2.3.5 风险补偿23
- 2.3.6 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23
- 2.4 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的特殊性23-25
- 2.4.1 政策风险23-24
- 2.4.2 管理风险24
- 2.4.3 信用风险24
- 2.4.4 形象风险24-25
- 第三章 高校助学贷款风险考察25-38
- 3.1 高校助学贷款的界定和种类25
- 3.2 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历程25-27
- 3.2.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酝酿25-26
- 3.2.2 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26
- 3.2.3 推广国家助学贷款26
- 3.2.4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26-27
- 3.2.5 生源地信用贷款逐渐成为主角27
- 3.3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动态分析27-31
- 3.3.1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综述27-29
- 3.3.2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申、审、放、追”动态环节分析29-31
- 3.3.3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产生机理31
- 3.4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动态分析31-35
- 3.4.1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界定31-32
- 3.4.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审、放、追”动态环节分析32-34
- 3.4.3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风险产生的机理分析34-35
- 3.5 两种助学信用贷款的对比研究35-37
- 3.5.1 开办情况对比分析35-36
- 3.5.2 发放情况对比36-37
- 3.6 高校助学贷款发展趋势37-38
- 第四章 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38-51
- 4.1 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的原因38-44
- 4.1.1 四大行为主体风险成因38-44
- (1) 学校层面风险成因38-39
- (2) 学生层面风险成因39-41
- (3) 银行层面风险成因41-43
- (4) 政府层面风险成因43-44
- 4.2 广西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现状44-51
- 4.2.1 广西区内高校助学贷款的考察44-47
- 4.2.1.1 广西国家助学贷款开展情况44-46
- 4.2.1.2 广西国家助学贷款情况分析46-47
- 4.2.2 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的关联性分析47-51
- 4.2.2.1 学生层面47-48
- 4.2.2.2 政府层面48
- 4.2.2.3 银行层面48
- 4.2.2.4 高校层面48-49
- 4.2.2.5 系统层面49-51
- 第五章 发达地区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的经验借鉴51-58
- 5.1 国外发达地区51-54
- 5.1.1 美国的助学贷款制度概况51-52
- 5.1.2 日本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概况52
- 5.1.3 英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概况52-53
- 5.1.4 韩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概况53-54
- 5.2 国内先进模式-----河南模式54-55
- 5.2.1 “河南模式”的定义54
- 5.2.2 “河南模式”助学贷款运行状况54-55
- 5.3 借鉴55-58
- 5.3.1 大学生征信系统的建立55-56
- 5.3.2 商业信用的市场化运作56-57
- 5.3.3 强化政府在风险承担方面的职能57
- 5.3.4 完善银行的助学贷款产品层次57
- 5.3.5 构建多渠道的民间资助渠道57-58
- 第六章 控制广西区内高校助学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58-65
- 6.1 政府层面58-61
- 6.1.1 建立助学贷款豁免制度58
- 6.1.2 完善对高校的激励约束机制58-59
- 6.1.3 建立社会诚信监督机制59
- 6.1.4 重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新制度59
- 6.1.5 通过立法,建立系统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构体系59-60
- 6.1.6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增强高校造血功能60
- 6.1.7 创建政策性的中国教育投资银行60
- 6.1.8 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立法进程,提高社会整体信用60-61
- 6.2 银行层面61-62
- 6.2.1 简化贷款程序,成立专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助学贷款业务61
- 6.2.2 根据各地情况,适当延长贷款年限61
- 6.2.3 从国家层面构建担保制度、风险分担以及教育担保机制61-62
- 6.2.4 创新助学贷款业务范围62
- 6.3 高校层面62-63
- 6.3.1 强化高校资助工作人员管理水平62
- 6.3.2 构建全面的大学生诚信制度体系62-63
- 6.4 学生层面63-64
- 6.4.1 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品质63
- 6.4.2 加大贫困生的精神资助63
- 6.4.3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63-64
- 6.5 社会各界增加对贫困生资助的关注与扶持64-65
- 第七章 全文的总结65-66
- 参考文献66-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红桃;美国国家担保学生贷款的经验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2年03期
2 王尧基;试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设计缺陷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4期
3 贤成毅;陈霄;;广西高校助学贷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耿新;;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控制研究——基于8所高校的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1期
5 廖茂忠;沈红;;国家助学贷款的政府责任[J];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6 曹立砥;张博;韩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量化指标体系构建[J];教书育人;2013年12期
7 周宏军;论高校规避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道德调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谢黎文;王谦;李华强;;国家助学贷款还贷风险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S1期
9 魏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之风险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恩峰;;辽宁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晓婷;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工作中职能定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广西高校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6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