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DI五力模型的跨国公司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11:51
【摘要】:自邓宁折衷理论提出以来,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成为分析FDI的传统思路。OIL范式分析了跨国公司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并将之作为FDI产生的微观基础。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发展和跨国公司国际竞争格局演变的现实出发,将分析的重点转向FDI的驱动机制。从而提出了由压力、动力、能力、引力、阻力构成的FDI五力模型。 在对FDI五力模型内部结构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基于FDI五力模型的跨国公司竞争力理论。指出FDI五力的综合作用决定了跨国公司竞争力,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并从内外部力量两方面揭示了现代跨国公司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对区位环境的嵌入力。 文章系统分析了跨国公司标准化和差异化两种嵌入模式的应用与整合,并据此对我国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图文】:
际化模式而不仅仅是对外直接投资,说明了 FDI 五力模型的包析的同时,模型也同样可以解释其他类型的国际经营方式。在采用的双箭头而非单箭头,更加突出了双方力量的交互作用和业的行动对于全球经济大环境的作用有限,但是对于它所投则不可忽视。外直接投资这一种国际化模式而言,模型中五种力量的不同配型。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早期跨国公司而言,压力主要是国内资动力主要是寻求较高利润率,较小;能力主要是基于资本的规程度和技术发展水平低,因而引力较小而阻力较大。对于二战代的传统跨国公司而言,压力变为了中等的全球化竞争压力;;能力主要是基于垄断势力和内部化能力,较大;随着全球化阻力都变为中等。这两类跨国公司的 FDI 五力配比如下图 2-2
图 3-2:FDI 五力的历史变化在图 3-2 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设置为:能力(要求)=阻力-引力-动力由图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压力不断增大,跨国经营的动不断增强,,同时,技术和全球化的进展也带来了投资引力的最大和阻力的减小。,进行 FDI 的能力需求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在 T3 阶段是典型的早期跨国公司,资受到内部动力的影响很小,面临的投资障碍很高,因此对投资能力要求很高,少数发达国家大公司能进行过剩资本的输出。在 T5 阶段是传统的跨国公司,此时动力和区位优势的影响都开始体现,但是对于能力的要求仍然较高,对外直接投由具有垄断优势和内部化能力的大公司进行的。到 T7 阶段则是现代阶段,投资动影响十分明显,投资障碍很小,甚至出现了对能力的要求为负的状况。这表示虽业还不具备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能力,但是在强烈的战略意图驱动下,仍能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6.7;F832.6;F224
本文编号:2657254
【图文】:
际化模式而不仅仅是对外直接投资,说明了 FDI 五力模型的包析的同时,模型也同样可以解释其他类型的国际经营方式。在采用的双箭头而非单箭头,更加突出了双方力量的交互作用和业的行动对于全球经济大环境的作用有限,但是对于它所投则不可忽视。外直接投资这一种国际化模式而言,模型中五种力量的不同配型。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早期跨国公司而言,压力主要是国内资动力主要是寻求较高利润率,较小;能力主要是基于资本的规程度和技术发展水平低,因而引力较小而阻力较大。对于二战代的传统跨国公司而言,压力变为了中等的全球化竞争压力;;能力主要是基于垄断势力和内部化能力,较大;随着全球化阻力都变为中等。这两类跨国公司的 FDI 五力配比如下图 2-2
图 3-2:FDI 五力的历史变化在图 3-2 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设置为:能力(要求)=阻力-引力-动力由图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压力不断增大,跨国经营的动不断增强,,同时,技术和全球化的进展也带来了投资引力的最大和阻力的减小。,进行 FDI 的能力需求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在 T3 阶段是典型的早期跨国公司,资受到内部动力的影响很小,面临的投资障碍很高,因此对投资能力要求很高,少数发达国家大公司能进行过剩资本的输出。在 T5 阶段是传统的跨国公司,此时动力和区位优势的影响都开始体现,但是对于能力的要求仍然较高,对外直接投由具有垄断优势和内部化能力的大公司进行的。到 T7 阶段则是现代阶段,投资动影响十分明显,投资障碍很小,甚至出现了对能力的要求为负的状况。这表示虽业还不具备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能力,但是在强烈的战略意图驱动下,仍能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6.7;F832.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功富;;基于因子分析法设计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衡量方法[J];财会月刊;2009年33期
2 袁红林;营销悖论:全球化?本土化?[J];当代财经;2001年10期
3 夏辉;;论金融业跨国公司的企业模块化分解[J];当代财经;2009年10期
4 雷如桥,陈继祥,刘芹;基于模块化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0期
5 章海荣;论企业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汪旭晖;;沃尔玛与家乐福在中国的竞争战略比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期
7 左健伟;;争夺国内市场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8 齐晓华;中国学者有关FDI理论及模型的比较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9 王霄宁;;信息时代下的跨国公司模块化发展[J];经济经纬;2008年03期
10 马春林,吴冲锋;从要素价格差异测定经济全球化程度[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核成;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竞争力及其演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57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657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