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城市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20:51
【摘要】:在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增长模式使投资更趋于集中,产生效率更高,促进各产业迅速发展。经济体系在空间结构中的非均衡性使国家的整体经济运行呈现较强的区域性特点。将投资集中于一个中心城市,可以促进该城市的快速增长,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极具活力的增长点和聚集地,进而通过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振兴和发展。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以及长江上游区域城市的领军者,自然肩负着这样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角色。现代社会发展理论表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已越来越显著。金融不仅是资本集聚和配置的纽带,是具有高增长、高附加值的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因此,重庆要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应把金融业纳入重庆国民经济整体规划,确立金融业作为重要产业的地位,明确金融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优化金融产业发展的环境,制定促进金融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充分发挥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本论文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简明的介绍,金融聚集理论和金融地理理论弥补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侧重土地、劳动、资源和技术等因素的作用,而忽视货币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缺陷。在分析重庆作为区域中心城的时候,需要分析西部地区城市,长江流域城市所特有的现实基础与制约条件。金融中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国内城市竞相提出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设想,竞争愈演愈烈之时,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面临的困难和约束条件,必须明确什么样才算是建成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怎样依托重庆现有的支撑条件,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本文研究拟更进一步论证分析重庆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路径及战略重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是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创新以及不足之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第二部分是区域金融中心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首先运用里德的腹地理论对金融中心进行划分,介绍了金融中心的形成接下来介绍了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理论,主要从金融聚集理论、增长极理论金融地理学理论对金融中心的形成以及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从我国重庆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等方面来分析,该城市的现状对于这一定义有何优势。 第四部分分析重庆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不足因素和制约因素。第五部分结合第四部分重庆金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来分析,未来的重庆金融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发展与加强才能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并发挥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作用。同时,指出重庆建设金融中心存在的不足,指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六部分为结论,指出了全文研究的缺点与不足,对前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3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启正;;重庆模式的创新点[J];人民论坛;2011年22期

2 张新华;;“中国道路”与“重庆实践”(之三)[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年03期

3 周墙;;样本的力量——重庆归来看长顺[J];贵州农机化;2011年02期

4 杨丽萍;;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中国白酒的心脏[J];酒世界;2011年06期

5 张维为;;做“蛋糕”和分“蛋糕”并重[J];人民论坛;2011年22期

6 石颖;唐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0期

7 杨吉;;重温入党誓词 感受“重庆速度”——外交部司局级政工参赞考察团访渝[J];重庆与世界;2011年12期

8 杨丽萍;;东西部对抗:两个水系之间的战争[J];酒世界;2011年06期

9 王耘农;;贯彻会议精神 服务重庆发展[J];中国审计;2010年03期

10 杨丽萍;;让水做主[J];酒世界;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孝正;;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梁义芬;;长江上游南溪段鱼类及其保护[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孙士型;范元月;张小培;仇苏宁;;三种数值模式对长江上游面雨量预报能力评估[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4 黄蔚;白志礼;;建设长江上游亚太地区国际化重庆大都市群的发展战略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渺林;;未来气候变化对长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影响分析[A];重庆市水利学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09年

6 朱鉴远;;长江上游床沙变化和卵砾石推移质输移研究[A];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C];2010年

7 张信宝;;长江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流泥沙近期变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谭孝福;;关于长江上游水上安全管理的思考[A];风浪情况下的船舶安全与对策论文集[C];2001年

9 李学英;王大忠;路健;;长江上游南方鲇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蔺秋生;董耀华;;长江水沙变化规律初探[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王超 通讯员潘钰琳;农行助重庆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2 ;“重庆速度” 改写千年“蜀道难”[N];重庆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瑜;18位院士专家为重庆发展“把脉”[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肖竹;投身西部,青年人一定会大有作为[N];重庆日报;2011年

5 记者 商宇;“开放、改革、创新”:推动重庆发展的六字秘诀[N];重庆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黄奇帆详解重庆吸引力[N];重庆日报;2011年

7 记者 商宇;“科学发展·国企责任”重庆论坛开幕[N];重庆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杨冰;重庆再迎重大发展机遇[N];重庆日报;2011年

9 刘翰书 记者 周少诚;重庆将打造长江上游国家级物流中心[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记者 商宇;院市合作共建中科院重庆研究院[N];重庆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泽映;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冉瑞平;长江上游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牛健植;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优先流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4 戴仕宝;中国流域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对(河流)入海泥沙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廖小林;长江流域几种重要鱼类的分子标记筛选开发及群体遗传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6 张辉;中华鲟自然繁殖的非生物环境[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田雨;长江上游复杂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黄胜;长江上游干流区径流变化规律及预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王忠卫;遗传标记在鱼类育种和生态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10 邓金运;流域水沙输移模型及其在长江上中游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雅琪;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城市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大权;文化视角中的“宜居重庆”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俊梁;开埠以来重庆城市街道变迁研究(1891年—1945年)[D];西南大学;2012年

4 张宝宝;清光绪年间重庆城市空间布局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王明;重庆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6 黄翔;长江上游制造业转移空间的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7 唐宇昕;中外媒体中的重庆软实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潘阳;重庆市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陈娜;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1940-1950)[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丁正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69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669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7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