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检验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7 18:19
【摘要】:蒙代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是货币理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继蒙代尔之后,不同的经济学家又以各自独特的思想来发展最优货币区理论,运用的标准包括开放程度、产品多样性、国际金融一体化等要素。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主体思想是超越行政框架的束缚,以经济要素来勾画货币区。 我国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实施货币政策以来,货币政策从实施主体、政策工具、传导机制都一直在演进,当然这种演进是正向的,是符合我国市场化经济发展脉搏的。我国货币政策从中央银行制定到传导至实体经济发挥作用,包括内部传导和外部传导两个方面。内部传导的就是从中央银行传导至商业银行体系,中央银行通过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等基础性货币工具来从总量上调控基础货币供给量。商业银行则通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指标影响货币乘数。基础货币供给量和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的基础,而货币供给量是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货币政策的外部传导也就是通过各种传导途径,把货币当局的意图传导到实体经济的过程。货币政策的传导要用到一定的中介目标,这个目标要确保能够和实体经济紧密联系,并且中央银行对其有显著的操控性。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除了要有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三要素之外,作为一个经济体内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还要求有敏锐的市场反映能力和良好的政策贯彻性。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代表的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通常在一个经济体内货币政策的传导是靠多个渠道同时进行的,有货币供给量渠道、利率渠道、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通货膨胀率渠道、消费财富渠道、信贷配额渠道等等,不同的渠道对应的就是不同的中介目标。但是在一个较为成熟的经济体内,通常设置一两个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我国自1984年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以来,前后根据经济形势和金融体系发展的需要选取了不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现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供给量,具体来说是采取的广义货币供给量M2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介目标。但是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不能说明利率、通货膨胀率等渠道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中不起作用,只有由于各种经济因素,利率、汇率等在国际上通常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经济指标在我国不适合在现阶段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在分析了各个经济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和缺陷之后,采取的还是官方也采用的货币供应量M2作为测度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回归到最优货币区理论,目前最优货币区理论催生出的最大功效就是欧元的发行流通,但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在一个大且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内部划分成不同的最优货币区就被忽视了。这种忽视也是因为世界上满足这一条件的大且发展不均衡的经济体本来就很少,大概只有美中两国。本文的主旨就是探讨中国内部的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进而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指导,探讨在我国内部实施有针对性的不同的货币政策或者消除不同的区域效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的理论部分重点阐述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和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各个要素,主要的目的是把货币政策的效应和最优货币区理论结合起来,探讨在我国内部分地区的实施最优货币理论的某些思想。对于区域的理解,本文先分析了从学术上对于那些地方可以划分为一个区域的概念,重点分析了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国务院新出台的区域划分方法,也就是把全国根据产业结构和聚类划分为八个区域,也有学者根据这一划分来进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验证。本文也分析了人民银行的大区行制度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影响。同时本文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编制的变更以及未来的趋势会对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决定还是采用省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位来测度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本文的原意是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能够较为直观的分析各个省的货币政策效果,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一是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二是由于数据和模型构造的实在太过复杂,所以本文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了较为简易的方法较为粗略的测度了货币政策的效力。本文用M2的供给量代表货币政策的实施,因为在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M2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是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全国范围内的M2,没有各个省的M2。所以本文又参考了其他研究货币政策的文献,发现可以用各个地区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来代替广义货币供给量M2,这是因为根据我国M2的定义,基本上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项存款,并且在实际的统计口径中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基本上和M2相仿。在经济发展指标上,本文采用各个地区不同时间的名义地区生产总值GDP,没有采用实际GDP主要是因为保持各项指标的一致性,因为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也是名义值。在稳定物价指标上,本文采用各个地区不同时间的同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代表各个地区的物价稳定程度。 在计量方法上,本文采用的是向量自回归方法,简称VAR模型。具体来说本文先把31个省级单位的M2替代值、GDP和CPI做了ADF检验,因为本文用的VAR模型中对于数据的平稳性要求较高,所以在做M2、GDP和CPI单位根检验时只要有一个数据指标值不平稳就删去这个省区的样本值。本文的最初本意是较为明晰的测度各个省的货币政策的效力,从而根据实际实证的结果做一个最优货币区的分类,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想法过于庞大,超出了作者的能力。所以经过调整后,本文的主旨在于证明我国不同的省区之间是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的,然后再结合最优货币区的理论,论证在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货币政策或是不同的货币政策干预是可行的,同时对于经济发展相似的地区就要努力消除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避免出现政策导向性发展差异。所以本文在做ADF检验时把16个不符合稳定性的样本指标删去,不再做后继的计量分析。这种通过实证的筛选不会影响本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经过ADF检验,天津、河北、山西等15个样本中M2、GDP和CPI都保持了一阶平稳。因为在经济学中对数的一阶差分值表示的是增长率,有比较明确的经济含义,所以本文在ADF检验的时候没有进行二阶差分。在通过ADF检验的15个样本值中,本文做了协整分析,以求发现M2、GDP和CPI的长期关系。经过协整检验发现,15个省区样本协整关系个数存在很大不同,各个地区的协整系数更是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了在我国内部不同省区之间货币政策的对于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效力从长期来看是不同的。然后本文又在对15个样本值做VAR脉冲响应分析,并且直观的对比了15个省的脉冲响应图。通过对比发现M2对于GDP的冲击在15个样本值中同样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短期冲击也是存在区域差异的。同时发现M2对于CPI的冲击在很多省份呈现锯齿状波动,说明在目前消费价格指数受货币供给量冲击的因素还不大,政府对于CPI的调控还较为严格。 通过本文较为粗浅的实证检验,基本上可以证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在我国是广泛存在的,在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也试图提出自己理解的解决之道:一是利用这种货币政策的区域性,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指导,打破同一个经济体内必须实行单一货币政策的思想,从而促进某些地区的更好更快的发展。利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就必须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加以量化的控制,在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有加快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适度加大汇率的调控作用,同时在现阶段充分利用好不同地区的信贷总量控制手段和公开市场业务工具。二是针对发展水平相同或者是相似的地区,要尽力消除这种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避免出现政策导向性的地区差异。具体来说有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制度的改革;加快繁荣我国落后地区的金融体系;加快在落后地区发展交易机构,使全国性的交易机构能够有一个较为平衡的分布等几项措施。
【图文】:

脉冲响应,样本,供给冲击


图5.1.15个样本组MZ对GDP和CPI脉冲响应图由这巧个样本组的脉冲响应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各个地区GDP和CPI对于MZ冲击的反应时间和反应力度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相同的MZ供给冲击,在不同的地区对于当地GDP和CPI的波动情况,,包括波动的幅度,波动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22.0;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人民银行桂林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刘平;;央行货币政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金融研究;2006年09期

2 黄春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综述[J];区域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3 周孟亮;冯邦彦;;国外统一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及启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年02期

4 范从来;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5 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J];金融研究;2004年08期

6 匡国建,林平,何伟刚;新形势下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执行货币政策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10期

7 卞志村;管征;;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前瞻性视角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9期

8 刘明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J];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9 焦瑾璞;孙天琦;刘向耘;;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别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03期

10 盛朝晖;;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分析:1994-2004[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本文编号:2683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683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