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小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阿里小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在传统金融市场仍未走出低迷情况下,作为依托电子商务的新生事物——网络借贷却得到了飞速发展。众多网络借贷企业也悄然兴起,不同于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中介渠道或宣传平台的网络公司,如国外竞价拍卖运营模式的Prosper网站,国内的P2P小额贷款的拍拍贷和为学生和农户等服务的众多小贷网站,阿里巴巴开创性地充分利用集团已有的大数据,将目标客户定位于平台上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为客户提供网络贷款,创立了“阿里小贷”——这一目前中国非常具代表性的一家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小额贷款公司。现有国内外研究理论表明,由于市场交易中信用信息不对称,小额贷款市场中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造成贷款公司提供贷款数小于实际需求或者存在一部分无法区分的信用差的易违约者,从而产生对贷方信用评估的方式来有效控制信贷风险,这在国内外都有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关学者更对小额贷款可持续性发展和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也作出了相关研究。本文以网络借贷行业为关注点,选取了此行业的代表性企业“阿里小贷”作为切入点。先探究了阿里小贷现有的产品线、经营模式和发展现状,并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的分析方法将这一金融服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优劣势及机遇和挑战予以呈现,剖析了“网络借贷”这一网络金融产业的新商业模式,且由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为了确保研究深入和结论的正确,本文主要采取了定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包括文献研究、规范分析、定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互联网金融”是目前市场上热门话题,加上作为第一家电子商务小额贷款公司,阿里小贷成立较晚,相关文献和研究极少,运营数据也难以获取,相关研究极具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希望通过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互联网小贷企业的网络金融在服务模式、产品设计、参与主体创新的研究,和网络信贷的内外发展环境等理论总结,弥补电子商务小额贷款研究的理论不足,同时提出建设意见以此提高我国微型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和民间资本的有序合法流通。
【关键词】:网络金融 网络借贷 电子商务 阿里小贷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F72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16-17
- 1.5 研究方法17-18
- 1.6 创新点18-19
- 2 研究理论基础19-23
- 2.1 金融创新理论19-20
- 2.2 互联网金融理论20-21
- 2.3 网络融资21
- 2.4 PEST分析模型21-22
- 2.5 SWOT分析模型22-23
- 3 “阿里小贷”业务的发展现状23-29
- 3.1 “阿里小贷”的发展现状及产品线23-24
- 3.2 “阿里小贷”的经营模式24-27
- 3.2.1 淘宝贷款的信贷主体及业务流程24-25
- 3.2.2 阿里贷款的信贷主体及业务流程25-27
- 3.3 阿里小贷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分析27-29
- 4 阿里百巴发展网络借贷的环境因素分析29-36
- 4.1 网络借贷的宏观环境分析29-32
- 4.1.1 监管政策制定方向29-30
- 4.1.2 宏观经济对行业的影响30-31
- 4.1.3 信用环境变化对行业的影响31
- 4.1.4 金融改革政策对行业的影响31-32
- 4.2 网络借贷的行业环境分析32-34
- 4.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32
-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32-33
- 4.2.3 潜在进入者威胁33
- 4.2.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33
- 4.2.5 行业内竞争者的竞争能力33-34
- 4.3 阿里巴巴发展网络借贷的内部环境因素分析34-36
- 4.3.1 资源分析34-35
- 4.3.2 能力分析35-36
- 5 “阿里小贷”业务发展策略选择36-40
- 5.1 基于内、外部环境分析的SWOT总结36-38
- 5.2 策略选择38-40
- 5.2.1 根据外部环境分析做出的策略选择38-39
- 5.2.2 根据内部环境分析做出的策略选择39-40
- 6 “阿里小贷”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40-44
- 6.1 根据金融改革方针和监管政策,加强自身规范40-41
- 6.2 健全征信体系,降低资金风险41-42
- 6.3 借鉴国外经验,加快金融创新42-44
- 7 结束语44-46
- 7.1 主要结论44-45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45
- 7.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
- 个人简历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玉山,王倩;我国网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2年06期
2 齐华宁,赵文利;网络金融的系统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0期
3 李昕,王媛,杨蕊;网络金融监管的理论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5年26期
4 高文思;;浅谈网络金融发展的发展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年30期
5 崔玮;;网络金融的特点及风险浅析[J];才智;2010年20期
6 许瑞;;网络金融的发展与趋势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07期
7 冯元;;试析网络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年10期
8 梁云林;;试析网络金融投资的要点[J];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15期
9 侯婷艳;刘珊珊;陈华;;网络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财政;2014年02期
10 刘金桥;;网络金融风险的问题与防范[J];魅力中国;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赖梁盟;;网络犯罪的特点及防控[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静生;我国网络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N];经济参考报;2003年
2 实习生 郝爽;网络金融能否挑战传统金融?[N];科技日报;2013年
3 记者 卢晓平;金融保险: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N];上海证券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王荣;前三季网络金融钓鱼诈骗激增[N];中国证券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高卫民;网络金融或成理财新方向[N];安徽经济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王冠 张月光 见习记者 黄斌;融入式电商金融? 中行网络金融战略拆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7 冯静生;网络金融切忌增量不增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程瑞华;网络金融 再筑辉煌[N];金融时报;2002年
9 冯静生;网络金融存在五大问题[N];上海金融报;2003年
10 赵燕凌;网络银行:危险游戏讲究安全玩法[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雷;网络金融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赖观荣;网络经济时代的投资选择与管理[D];厦门大学;2001年
3 欧阳勇;网络时代银行中介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王小燕;基于模糊评价的网络银行顾客信任度量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苏苏;我国民间网络借贷风险防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石雅君;中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赵磊;网络金融对荆州市农村银行业的影响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4 林升;网络借贷平台法律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5 于冰;我国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模式及创新案例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6 聂炜平;网络互助融资平台信用风险成因及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骆朝伟;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吴志坚;网络借贷的担保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秦婷;基于工商银行的网络银行三维监管体制构建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10 裴昭华;网络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阿里小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6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