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和出口,达到55.5%。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消费拉动。随着消费的迅猛发展,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个人消费信贷对需求、生活质量、经济增长都有重要作用,还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更由于其低成本、广客源、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等作用而被各家商业银行追捧。 但是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90年代才开始发展。关于个人消费信贷的研究在2000年后才开始出现,总体文献不多,且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研究较少。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只是作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为适应当前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趋势,银行应积极探索先进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方法。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消费信贷的相关原理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以使文章的研究内容能有较强的理论支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消费信贷的内外部环境、消费信贷风险的成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在充分了解现状和比较各种个人消费信贷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研究方法,给出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改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建议。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人民银行网站、金融年鉴和某一商业银行的具体消费信贷数据。 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整个的写作框架。了解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后,认为个人消费信贷的研究还是银行整个消费信贷管理的附属部分,所属理论是消费经济学和银行整个的风险管理理论,没有非常明确的独立的经济理论,定性分析较多。 第二部分对个人消费信贷的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进行了分析。主要阐明了信用的概念、个人消费信贷的概念、个人消费信贷的种类、风险管理的涵义等相关概念。研究了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策略等基础理论。 第三章介绍了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现状。主要介绍了我国整个居民消费发展状况和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情况和风险管理现状;与国外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比较等。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消费信贷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应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待提高。 第四章是实证分析。在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后提出自己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情况构建了实证分析的指标。在对各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在指标属性、结果的稳定性,预测的精度等方面较其他模型更适合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评估。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在指标选取方面支票账户状况、贷款期限、信用记录、储蓄存款账户的平均余额、工作年限、性别和婚姻状况、其他的分期付款、国外工作者、贷款原因是买新汽车、分期付款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高、房屋是否是自有这11个指标显示出对个人信用结果影响较大。在模型的实际意义上发现该模型拟合性较好,使用备用数据进行预测时总体精确度达到了94%,可以认为该模型能用于实际使用。在构建模型上发现Logistic可以通过统计检验申请人的每个信息对分类准确性的重要程度。同时,模型也可以认知哪些问题对分类预测来说是最重要的,这对我国正在建设的个人征信体系数据库有较大借鉴意义。 对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从外部环境、银行自身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外部环境的改善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加快建立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法律。二是完善个人消费信贷征信体系。银行自身管理方面个人认为目前最实际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就是提高银行在客户范围扩大时提高服务水平.
【关键词】:商业银行 消费信贷 风险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47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9
- 第一章 绪论9-16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三、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13-15
- 四、论文的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消费信贷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分析16-27
- 一、消费信贷的相关概念与内涵16-17
- 二、消费信贷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17-21
- 三、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分析21-27
- 第三章 我国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27-33
- 一、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现状27-29
-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授信程序29-30
- 三、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30-33
- 第四章 基于Logistic的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量化33-49
- 一、Logistic回归模型概述33-35
- 二、样本选择及指标变量的初步形成35-41
- 三、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形成41-46
- 四、实证分析小结46-49
- 第五章 加强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49-53
- 一、继续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49-50
- 二、健全相关法律环境50
- 三、发展相关金融机构50-51
- 四、形成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51
- 五、改进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方法51-5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3-56
- 一、研究总结53-54
- 二、研究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大玉,王玉东;论建立中国的个人信用制度[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3期
2 杨大楷,俞艳;中国个人消费信贷状况及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论坛;2005年07期
3 郭慧;周伟民;;个人消费信贷:中美比较与借鉴[J];金融论坛;2007年08期
4 冯蔚蔚,徐晶;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与个人信用制度[J];上海金融;2004年12期
5 杨彬;李育林;张浩智;;一种全新的两阶段个人信用评分方法探究[J];上海金融;2010年04期
6 姜明辉,王雅林,赵欣,黄伟平;k-近邻判别分析法在个人信用评估中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7 毛中根;段军山;;借贷消费模式的“双刃性”:金融危机抑或经济增长[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石庆焱,靳云汇;多种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在中国应用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4年06期
9 周弘;;住房按揭贷款如何影响家庭消费结构[J];统计研究;2012年07期
10 曹明;个人消费信贷环境及信贷方式浅议[J];思想战线;199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2 秦颖;基于模糊分析法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体系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张卫国;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绍辉;对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评价方法的探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2 刘征;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陈靓;基于数据挖掘的银行信用评分系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代卫疆;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魏红涛;湖南省个人消费信贷违约风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吴瑕;我国消费信贷个人资信评估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王九龙;消费贷款中信用风险的评估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冰洁;我国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274729.html